关于空间改造
7馆目前阶段的空间改造主要是调整布局,将借书和读书区结合在一起,利用原有的桌椅,优化空间布局。我们上午先完成了一半书架的清空和移位,下午完成了基本调整,后续再进一步细化低年级阅读区和户外空间。
现场基本上是按照设计思路,局部修正。如书架两侧都需要取书,书籍不宜直接靠墙,如应考虑现场插座位等。学校需要放置教辅书的需求,按照现场改造后的实际体验,已能满足需求。
关于低年级阅读区的建议,凌校长建议还是摆放可叠高小座椅,以便长久使用,待后续采购。




关于图书整备
毅桦事先做了做了一个建议,就是将书籍搬下来,进行“好-中-差”的初步分类,然后再优先把好和中的书上架。所以上午我们先进行了2/5的搬书、分类、清扫的工作,有了小推车,相对比较方便。
中午吃饭在互相了解之余,也反思了下午如何能更快完成剩余2/3的工作,需要先搬下架-分类-搬上架,我们考虑了简化流线和流程。首先是搬下搬上的过程,我们直接将原有书架上的书分类挑选出好的书直接上架。其次是分类,原来上午好中差分三类,差类多于好和中,暂时先分要不要上架可能更为容易。但是涉及到是否要不要,其实存在一些分歧。我们已经确定了太旧的书、教辅书及内容不适宜的书不要,但是更多的书还需要其他取舍的标准,比如盗版书要不要,如何识别。也因为大家标准不一,所以上午书籍分类也存在太多的主观性,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尽管如此,不合时宜、确定不要的书还是很多,因为学校纸箱少,我们暂时只能堆在墙侧,待下一次清理。
最后感谢Jack携带工具及大家的辛勤劳动。几点经验:
1、空间改造,现场感知很重要,结合图书整备,是一次很好地尝试。
2、整备工作,工具还是很重要,包括报纸、卷尺、手套、记号笔、白卡纸、胶带、螺丝刀等。还有纸箱,因为不知道有多少没用的书。
3、工作流程,还是需要多思考,方法很重要,及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