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馆已经步入正常运行,昨日值班,离上次最后一次现场值班隔了差不多20天,今天有两个人。
校门大锁,门卫师傅给我开了门栓,“下次你自己可以打开的”,他指了指门闩。进了校门,你们是志愿者吧,你们多久来一次呢?我们,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安排开,学生上课的日子都会来。师傅笑,我也笑着说谢谢就往院子里走。
冷的空气显得学校格外的安静,两大丛黄的连翘,一棵巨大的已经落光花的杏树,来之前我在尽力想校园里有什么花,却只记得一棵柿子树,那就没有花,这时候。这种安静也让人有些担心是不是因为节前放假的缘故。但进了教学楼,某个教室里传出来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不管听到的是哪首歌,耳畔循环抹不去的就是这一首),一群孩子的合唱,在四月冷冷的空气里,温暖,来的路上在通马路上遇到一起车祸,一个老人被一辆红汽车撞到了,自行车飞到了路边,地上好大一滩粘稠的血,老人镇定的坐在血边,用手捂着头顶的伤口,公车司机听了下来,提醒“肇事者”先打电话送老人去医院,你直接打110就行,听到歌声,这阴影才散去些。
上楼的时候遇见几个老师,打了招呼,进了图书室,打开电脑包的间隙,崔艳华正好来了,“你是小廖吧?终于见到了。开馆后来了许多新馆员,但是彼此见面的却很少,全靠线上交流,交流也是简单聊一下值班的事情。崔姐说,我来的时候没有人,看老师打饭,我就先下楼打了饭,还挺好的,这个 学校,学生们能吃上热饭。接好线,开完电脑,从书包里拿出碗筷,我也下楼打饭,其实带碗和带碗之后都犹豫要不要下楼打去,往常都是值完班,实在饿极了,就在街角唯一的Ic饭店吃上一碗热面条。我是日子过胡乱了,饭点不正常惯了,没有顾及到对许多人,不能按时吃饭是多么不适的,何况,还要赶上中 午值班。zhe
【是的,值班当日馆员可以在学校食堂打饭吃,11:00~11:20之间】
总之,吃过饭后,孩子们才下课,刚开始依稀的几个,之后才陆陆续续进来,一下子又多了。崔姐负责借阅,我倒是可以专心检查一下书架,作为微调和整理,把还来的书上架。崔姐对待孩子严厉,说自己学了心理学之后已经好多了,调整了许多。“你没有被孩子磨砺过。”“是没有磨砺过,所以对孩子严厉不起来。”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有印象,上次那个没有给他找脑经急转弯的小孩子,今天找关于迷宫的书,倒是推荐了,不知道合不合心意。有几个孩子执着于《父与子》,“如果你知道是谁借了,那就和他打招呼,还书的时候你一块跟过来。”另外一个孩子对着另一个说另外的一个,《父与子》那么厚,能看完吗?我在旁边边码书,觉得好玩。
《最逗爸爸叫摩尔》很受欢迎,还来的立即被借走了。问其中一个孩子,现在老师都同意你们借书吗?同意啊,老师只说不允许我们借漫画,《鸡皮疙瘩》系列也很受欢迎。今日来借书的低年级孩子居多。以往坐着,在意可爱的脸,也认真听他们说话,今日站着,就只看到他们特别的小。
忙碌过去,崔姐抽空整理了地面卫生,下楼扔掉了垃圾。后来崔姐就建议我们可以录些新书,“两个人的话可以多做些事。”她说。于是整理了,椅子旁的两层架子,我贴标签(只贴了益迪二维码,百签没有贴(这些书用来为下一步图书角或者馆际交流做准备)录入的新书是去年年底学校获赠的,录了150多本。每周最后一个下午没有托管课,所以我们决定3点半就走,学校里也传来广播声,说是下雪,开始堵车了,希望老师放学时动作迅速。
崔下楼,我接着看完这一天的借阅数据,整理了桌面卫生,出门时拖了一下地面,不过拖把有些湿,对面的教师有老师在维持放学秩序,有时候严厉的叫学生一声,走到门口,他笑了笑。 走之前,负责联络的李老师送来了转学学生的名单,175个。下午操作了1-3班的9个,图书卡冻结,9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的借了一本书未还,书做了下架处理。
工作备忘:
1、出现了多例学生借阅的图书之前没有做归还,或者学生说已经归还但实际没有归还的。因此,关于各种遗漏,规范借阅中还书操作来尽量规避:
a. 一定时先归还书再进行借阅操作;
b. 还书操作时,可以一次进行多本归还,不同学生还书可以同时归还(连续扫描多本归还书一次点击归还)。【因为5馆电脑屏幕太小,建议一次6本,归还图书无需每扫描一本就点击一次归还,而是可以连续扫描多本,一次点击归还】
c. 借书操作时,先扫描或者输入学生图书卡号(图书卡信息可以显示已借阅图书书目册数或者详细信息,如借阅量不够可以即时提醒学生),再扫描借阅书益迪码。这样可以规避掉先扫描书,后扫描卡号,因为借阅额度不够需要撤销操作等引发的各种问题。
2、W5这一层用来摆放其他层放不下的图书(选出来的是复本),建议编写两个层架好。
3、U3架的书严重超员,并排的W3正好空,所以,这两层决定放同一类书,这一日归还来的U3书,另外增加编号W3,一本书两个编号同行。(《鸡皮疙瘩》和类似的书。)
注:因为在书有借阅在外,原始编号时,书架是满的,因此建议,在调整书位置时一定要有进有出。
然后还有一点是,每个馆员有时间尽量多熟悉图书馆藏书以及藏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