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

发表于2021-11-05 00:33

个人在时代洪流里被裹挟冲击,命运被塑造,然而一个人的本色,经过时光的打磨,总会越来越清晰。程叔叔一家每个人都是馆东,理事程琪姐之前有见过,程叔叔自己几乎每次值班都到,两个校区甚至难以分身,家里人有机会都会来帮忙,馆里各种大小杂物基本也是程叔叔自己买了带过来,说大家捐的钱留着买书。对这一家人肃然起敬。程叔叔个子不高,人比较瘦,岁月都刻在脸上,但有着平静、温和、坚定的力量。


1、欢迎查阅  服务日志 了解各馆现场工作,查看大家珍贵的分享;

2、欢迎时间方便的朋友先预约预约排班

3、微澜各馆报名渠道长期开放,请点击加入微澜图书馆报名,也欢迎分享给其他朋友;

4、微澜支持跨馆跨城服务,点击微澜分馆地图了解各馆位置;

5、如果您想通过捐书支持微澜,欢迎上心愿处协助各馆满足达成增补图书的心愿(各分馆如果利用心愿征集图书,也建议提前阅读微澜社区|图书众筹系统了解)。


特别报道:

微澜东莞1馆负责人盘成芬采访,分享,这也是微澜第一次为社区分馆上线月捐。作为一个正式注册超过5年的社区服务中心,联系四年没有任何筹款和资助,却在一复一日扎根社区做最基础的活动和服务,微澜希望可以为社区中心图书室筹集自己改善图书,也希望有更多有愿力的朋友加入,可以一起加入进来,帮助社区图书馆可以更好的居民建立连接,服务务工人员家庭和子女。

文章除了是人物采访,也可以窥见扎根社区一线机构的日常:



活动或者状况更新:

1、周六(11月6日):上海2馆11月6日图书整备活动

2、各馆值班馆员7天内短缺情况

      微澜社区增加了各城市“各馆值班馆员7天内短缺情况”(大本营提醒),可以直观一图看到各馆值班人员缺口,每天晚上8点系统也会进行自动提醒(本馆会在群内单独提醒)。

3、广州绘本培训第三期内容,因为各位朋友参与时间问题,顺移至11月15日(周一)

4、广州23馆近期会进行整备,欢迎关注。

5、广州6馆近期会进行开馆,欢迎关注。

6、新上线月捐分馆:北京35、36馆,广州14、22、23馆。


特别说明:

受疫情防控影响,北京2馆、3馆、4馆、5馆、6馆(学生开馆,志愿者不入校)、15馆、18馆、29馆、32馆、34馆;上海3馆,本周继续暂停开馆,开馆事情将根据疫情以及学校防疫措施等随时商榷,会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通告。后续也会保障小读者以及志愿者安全的情况下,各馆会积极配合学校防疫要求,各馆开放情况,由各馆理事会负责,没有成立理事会的分馆,由总馆负责。

受疫情防控以及季节转换的影响,以及个人事务,大家值班预约如有变化,可以和馆长请假。因为疫情,近期不方便值班的朋友,可以和馆长请假,以便理事和馆长团队了解本馆成员参与状况,提前应对开馆安排。也有的朋友暂时的处于隔离(包括封校,封小区),大家都做好心理和身体的双重防护。


11月04日开馆运营详细数据



11月04日各馆日志和情况介绍

微澜苏州1馆

一、

四2班的孩子来馆里,翻书看书借书,图书馆似乎变成了他们午饭后闲逛逗留的地方。蛮好。

今天和孩子们聊得更多些,三个馆员都有被孩子们拥在一起七嘴八舌的时候。有两个男孩子告诉我们家里买了全套寻宝记,不过是盗版的,形容盗版的小一圈,图画模糊一点。他们评论说这本好看那本不好看,为什么不好看?“嗯……”想半天,不太确定地说,“那本里没有神兽。”要说出为什么喜欢和不喜欢,也挺不容易的。
有个男孩坐着一边翻书一边说:“每次我都要借一本恐龙的书。”我:“我们最近又进了些恐龙的书呢。”“那我很快就会全部看完的。”“你一边看,我们一边进新的呢?”“那我就看快点!”
孩子之间的互借仍然引发丢书和伪丢书。
有个四年级小个子男生借了两本鲁迅全集,一群男生簇拥着他揶揄:“他用来装逼!”他不服输:“我就喜欢鲁迅!”我给他办完手续递给他书:“鲁迅很带劲儿的。”一群小男生昂首挺胸地走了。
一个男孩子没带卡来借书,我问“你叫什么?”他抱怨:“你怎么还不记得?”周围同学纷纷说出他名字,是个熟悉名字。我抱歉:“我记得你的名字,但没对上脸,不好意思啊。”

女孩子来借书不少的,有两个开始看汤汤的童话。有个女孩子借一本柯南,一本厚厚的《大侦探小卡莱》,希望她同题材不同形式阅读愉快。但她们都不太逗留,不太聊天。逗留许久的两三个女孩子,看起来有股莽劲儿。

二、

第一次来微澜图书馆服务。今天来借书、还书的小朋友比较多,有点忙碌,但也充实。教育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存在,看到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很欣慰。

微澜深圳1馆

今天两个女生到馆里给我们每人送了一颗心
还鞠躬表达感谢,好有爱
虽然被叫了奶奶,还是挺开心

微澜上海1馆

日常开馆。

微澜上海2馆

补一点文萍的日志:
中午阳光很好,从窗户洒进图书室,明亮灿烂。一进门地上堆了不少快递包裹,还以为是学校老师的快递代收点,仔细看原来全是理事会采购的新书,真好呀。归置好以后拆了几个小包裹录入,新书看着贼爽。三位华师的志愿者也陆续到了,中午孩子们蜂拥涌入图书室,有的还没吃饭就来了,最高峰时一大批孩子拥在馆里,找书的,看书的,写作业的,纯玩闹的。自从接受了图书馆可以是类似菜市场市集的概念后,对这样的场面容忍度就非常高了。阳光下一群孩子在书籍环绕下嬉闹,不也挺美好嘛,哈哈。不过老师还是来训斥了大家,点名让那些为了逃避班里任务而来图书馆的孩子回教室。嗯,安安静静看书的图书馆当然也很好。
送走孩子们,跟志愿者们一起处理好借还手续和整理上架,穿出小区坐公交去北吴路校区。上次是从西北侧的地铁站穿过村子到学校,这次是从东南侧经过工业区到学校。给门卫大叔看了上海本地测的核酸,顺利进校。一楼的图书室之前见过,现在多了桌椅书籍,仍然是一致的风格,非常熟悉。到的时候程叔叔和两位来自西藏的华师志愿者正在整理书籍,加入大家一起干活。下午陆陆续续一直会有班级统一来借书,多的时候要需要在门口排队等。都是低年级的小朋友,萌萌的很可爱。馆里书籍质量很好,孩子们挑的很开心,桌上的立体书翻翻书也非常受欢迎,翻太多遍都有些折损了。
孩子们没在的间隙,听程叔叔讲他去黑龙江下乡插队、四十多岁回上海的往事。正好前一阵听舅舅讲过类似的上海知青到我们江西老家插队落户,娶本地妻子、讲本地话、交本地朋友、成为本地人,而终于又在中年回到上海的类似故事。个人在时代洪流里被裹挟冲击,命运被塑造,然而一个人的本色,经过时光的打磨,总会越来越清晰。程叔叔一家每个人都是馆东,理事程琪姐之前有见过,程叔叔自己几乎每次值班都到,两个校区甚至难以分身,家里人有机会都会来帮忙,馆里各种大小杂物基本也是程叔叔自己买了带过来,说大家捐的钱留着买书。对这一家人肃然起敬。程叔叔个子不高,人比较瘦,岁月都刻在脸上,但有着平静、温和、坚定的力量。
两位西藏女生,一个是华师的学生,一个从西部过来交换,因为帮助照顾很快成为好朋友,又一起来帮助别人。
下午有一阵全校的孩子都集体到操场上跳绳,大家一起出去看,秋日暖阳下满满的生命活力。看了一阵想跑到楼上去拍全景,爬到一半发现散场了,又遇到孩子们活蹦乱跳上楼。
上海这些民办公助的外来子弟学校,似乎都没有六年级,很多孩子大概都得回老家,尽管也有孩子说有知道的哥哥姐姐在本地读吴泾中学。放学的时候家长们在学校门口接孩子,多数骑电动车,太熟悉的小镇家常情景。然而这样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生命里却会提早结束,他们的童年大概也会更短一些。
拖了好几天才写完的服务记录,路上捡回来的桂花插在瓶里也已经干黄。吴泾镇两日游的记忆仍然泛满秋阳和满街桂花香。一个郊区镇的发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力量在这里汇集,形成各种马赛克空间,一个个个体穿梭忙碌,缝合时空。

微澜上海4馆

从下周起咱们恢复服务啦!需要10.30-31日没去过迪士尼,给学校看一下两码就好~

微澜广州22馆 

第一天开馆,新馆小读者很积极

最早入馆的两个小读者👇


第一天来帮忙开馆的大家👇

微澜广州21馆

自来老师


活泼外向的孩子比较容易主动跟馆员沟通建立联系 比较沉默的孩子也要服务好 他们更敏感 我以前就是这种小孩子~~~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太有限了 大家一起抱着共同的信念来为孩子们服务 各施其能 各尽所长 微澜图书馆才能运行起来 在这里遇到大家很幸运~~~~~~~知世故而不世故 处江湖而远江湖 孩子们得学会在江湖里生存下来 再去到和构建更好的世界 相信生命的韧性 希望图书馆能陪伴孩子们成长~~~开馆是个长久的事 看自己时间哈 不用当成负担 馆里随时欢迎大家来 

微澜广州16馆

日常开馆

微澜广州15馆

学校负责开馆。

微澜广州11馆

学校负责开馆。

微澜广州8馆

我们是小学里的图书馆, 欢迎来值班,感受一下小孩们萌萌的饥渴的眼神, 超治愈的👇

微澜广州7馆

正常开馆,11.3日日志

上午十点从地铁会江站出来后习惯性坐上村巴,开车没多久发现进村线路改了,司机说因为高架的高速修路前面路口被封。问起什么时候可以修好?他说现在没钱修路进度缓慢。新线路离会江实验学校更远?

周一升旗仪式上学校鼓励大家走进图书馆,这些同学午休回班时间可以推后,图书馆中午时分人多了不少,还有受到鼓励陆续前来捐书开借书卡的新读者

微澜广州2馆

今天馆长专门在图书馆里等我,把广州2馆的工作架构和程序详细交代了一遍,实际上是给我做了一次简单的馆务培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我们都认可整理馆藏工作比借还书的工作更重要,没有真正值得推荐和阅读的图书,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会大打折扣,建立微澜图书馆的初衷并不是仅仅建立一个可以借还书的图书馆,而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让他们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机会接触到最优秀最美好的作品,能够往教育公平的路上迈进一大步。

26和27区的上架工作全部完成,离架书籍也堆叠整齐。但是中午核心开馆时段两个人还是太少,忙不过来,导致孩子们排成两个长队等待借书,缺乏一个能够帮忙开卡和维持秩序的馆员。所以核心开馆时间还是有3个人值班比较稳妥。


微澜佛山1馆

自主开馆。

微澜北京31馆

九台基金会独立运营。

微澜北京30馆

今天同学们的借阅热情很高,主要集中在中午时段以及有阅读课的时间段。由于图书馆离教学楼较远,所以阅读课表的制定对于30馆的地理劣势有很好的弥补作用,对借阅量有很大的帮助。

据我的观察,同学们普遍对于新上的图书感兴趣,加上馆员根据孩子性别年龄有针对性的推荐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阅读兴趣会有很大提升。以后可以考虑图书定期上新(小体量多次数)以及提醒馆员重视图书的针对性推荐和新书的宣传。

微澜北京13馆

打扫馆内卫生整理书架,办理借出归还手续,修补书籍。

微澜北京11馆

正常开馆

微澜北京5馆

来自陈铭绯的记录:
今天给一年级一班、三班和四班上绘本课,主题是收集秋天的颜色,选用绘本《田鼠阿佛》、《落叶跳舞》、《这些颜色是香蕉的》,豆豆、轩轩、雨辰和我四人搭档。轩轩和闺女一起,特意提前用捡拾到的落叶做了四幅有故事的画,看得同学们一阵阵惊呼:太漂亮了!孩子们绘本故事的时候,很安静,互动的时候,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还不错。而且,除了绘本故事本身的讲读和延伸互动,从课堂上一张张小脸蛋上的专注表情,从他们轻呼一声“哇”伴随着惊异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们准备的ppt扩充内容,不仅吸引了孩子们,而且我相信也在某种程度上更大范围地打开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赏角度。

下午临时得到通知,因目前疫情状况,5馆从明日起临时闭馆几天。这个消息有点突然,却也是在我们这几日的隐隐担忧之中。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找校工安上了挂锁(开馆四年以来,5馆从未锁过门,一直是以敞开的胸怀接待每一位踏进图书馆的孩子,哪怕他们放学后只是想在图书馆写会儿作业)孩子们放学后三三两两走进图书馆,但当听我们说明日起会闭馆几天,有的赶紧放下书包,说要借两本厚一点的书,有的直奔书架找寻自己喜欢的书,我和雨辰边忙着给孩子们借还书籍,边让他们回教室,让还没离开学校的孩子过来借书,于是乎,瞬间,图书馆里涌进了一堆孩子,这阵势和中午的高峰有一拼。孩子们一边着急选书、借书,一边还跟我们反复确认是不是真的要闭馆、闭馆多长时间,还有的学生带着沮丧的哭腔问我们:为什么要闭馆?[难过]

忙乎完,收拾妥当,我和雨辰回头看了一眼干净整洁的图书馆,锁上门,和门口的孩子们一一道别,当然,这是短暂的告别[微笑] 正如雨辰所说,图书馆门上的这把锁会增加同学们对图书馆的惦记,而不是隔断。轩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再次开馆,孩子们会更加珍惜图书馆的💗💗


微聚

绘本课培训:

北京,微聚第二期培训课程会继续(之后的一期是关于诗歌和科普绘本),如果有想入群参与交流以及第一时间获取活动信息的朋友,可以私信小新(xingongmin2007)入群,北京将提供线下参与机会,培训录播后会在B站上线。 绘本故事课系列培训可见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Q4y1y7td?spm_id_from=333.999.0.0

广州:广州已开展线下的绘本故事人培训了!点击10月18-11.1广州绘本课培训报名【已完毕】

[时间]:第三期培训将在11月15日日举行,每次上午9:30-12:00;13:30-16:00

[地点]:广州微笑图书馆     [培训内容](由广州微笑提供)


线下推广

市集预告:

北京:郎园×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1年秋季图书市集

原定于 10 月 29 日-31日举办的第五届北京秋季图书市集延期至 12 月 3 日至 5 日(暂定)。延期后的相关市集内容并无变化,大家邮寄来的书我们会妥善保管,届时按原定设计呈现。

第五届北京秋季图书市集组委会

2021年10月25日


微局

线上交流——每周四20:00~21:00 欢迎入会

地址:腾讯会议 763 3689 6799(可点击收藏会议号)

微局22期回顾:廖细雄×北京30馆(理事肖薇+馆长李晓楠)【小宇宙】

微局23期回顾:职业教育的现状、历史和未来【喜马拉雅】

微局30/31期:破译你脑中的黑匣子——非理性思维如何“解”?【陈音主讲】

【不想错过微局预告,欢迎进入微局交流群,可以私信小新xingongmin2007或者英兰】


如果要了解微澜分馆馆东计划进度

11月4日更新


10月4日更新,各分馆开馆进度以及开馆日整理:


阅读特别推荐:

1、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2020年工作年报

2、2021年10月10日是第 26 届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口号是“让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成为现实”,分享一份助人和自助的心理健康手册《心理健康亲友互助手册》

3、微澜图书馆项目发起人以及执行长的个人访谈:访谈·左樵(下)| 微澜是拓荒者的乐园


关于微澜和新公民计划,推荐查看

1、他们花了433万,为5.7万个打工子女提供陪伴和图书借阅服务,4年后他们更坚定地继续

2、一席: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家政工,但他们的孩子在城市找不到一张课桌 | 岳毅桦 一席第801位讲者

3、雅君好用分享:去给这家图书馆当馆东,是我今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4、花儿街参考:《那个快递员的孩子,今天有没有读书?》

5、人物: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继人物报道之后,何冉也将在近期推出系列追踪文章,文章将在@新公民计划 公众号/微博/豆瓣等渠道同时发布,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1:
一、微通社志愿者独立整理和编写,每月四个栏目的文章,在公众号微澜图书馆发布:

1、微澜日志,微通社摘选:微澜日志|播下一颗种子,静待花开

2、微澜月报,微通社记者整理:微澜月报:2021.09

3、微澜实录,微通社记者整理:微澜北京5馆第一次馆东大会会议记录

4、微澜人月10月篇,访谈·盘成芬 | 在东莞,八年,快递员和社区图书馆


二、传播组志愿者王琳玉,一年半以来,一直协助机构整理向机构月捐人定时反馈的季报,她对过去三个月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以及推荐了一些与议题相关的信息,欢迎大家查阅了解。

颠簸中的梦依然稳固-新公民计划第五期季报

第四期季报| 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冰山

第三期季报| 愿汇聚成涛涛波浪

第二期季报| 让孩子随父母一起流动

第一期季报|疫情后,不平静的三个月

留言区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