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前传,图书馆能随迁,也是对微澜以及5馆所有伙伴过去近五年工作最好的肯定。
之前和学校的沟通,预计搬家要到月底,这段日子他们和学生家长协商,跑班车路线,校董出面和新学校协商(几位校长向校董会申请,背书)图书馆随迁入校,争取场地,一切都不容易。
一旦放假,孩子们不在校,没有了家长们的加持,学校很难抵抗强力,防控之下这仨年让这一切加剧,2022年,与所有伙伴偶尔见面,大家都会感叹世道的艰难。博文实验学校最后的朝阳校区也需要进行腾退。
从大鲁店北下车的时候,道路两旁的围栏显然松动,各个豁口都开着,不到八点,到处都是推土机划拉墙壁的声音,有些地方已经成了废墟,偶尔,风驰骋过围栏边,丝毛草们都折弯了腰。走过路口的“鑫川族”,往事历历在目。2017年11月初5馆建,和学校还不熟,每次11点下了车,要是时间够,就会在鑫川族吃碗面,有时候中午来不及,便饿着,下午闭了馆,吃了面再走。年底火灾,人心惶惶,饭店里的人已经很少,会和工作人员聊天,聊他们在哪里的店关了,住处没有了,没有赔偿,人少的时候,饭店灯和空调都不是全开的,所以每次吃面,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服务员就坐在隔壁的桌子上择菜或者聊天。记不起他们是否挨过了年,总之,后来也被彻底封了起来。准确的说,不是封,是竖起了围墙让人无法初如而已。
饭店拐过去,有人在后面喊“廖馆长,这么早?”人已经骑自行车到了前面,他停了一下车,回头;我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是门卫师傅。入了校,做了登记,除了我,还有两个工人也入校了。“你笔不好写。”说完,我进屋看看最近是否有快递,他便出来试了试笔,“挺好写的。”登记完,我往里走,几个师傅在拆卸住宿楼的床铺,门卫师傅也更过来,我边走边拍,他走在前面,又很快从教学楼里出来。“怎么啦?”“没有找到笔。”原来他去教学楼找笔。“我给你一支,好笔;一会下楼的时候,我换一支平常的给你。”书包里只有彩笔,给了他一直蓝色签字笔。
想把一切记录下来,拍花的间隙,霜姐来了,朝她说“我就知道你也会这么早。”两个人笑,她也笑我又胖了,要注意身体。一起上楼,工作就此开始。。。两个人一早到,不急不缓,屋子里很闷,有些潮气, 开门窗,霜姐开始打包,我本想整理柜子里的物品【事实证明,很多事情我可以不操心,等伙伴们来,大家很迅速,乔阿姨后来很快的把所有物品都装箱装袋了,葵予他们仔细的把图书馆里所有孩子们的作品都一一取下整理好】,但不断被中止,后来干脆正常打包图书。趁大家来之前,录了打包图书视频(因为要来回搬运,图书打捆结实很重要)。
封摆也一早来(她上楼之前学校里转了一圈,大家没来之前,我也跟着下楼转了一圈,她说,以前总是开学期间来,感觉没有自由的在校园逛过,于是我们自由的行走一遍,做了些许的记录),小鱼儿带着荔枝来,丽丽带着16日晚上毅桦准备好的绳索,手套工具来,住通州的新伙伴文静一家三口来(下午因为孩子有托福课,中午书下楼以后提前离开),小钊来,刘微(19年9月漏雨搬家也有来帮忙)来,猫姐打电话说晚点也来,王燕老师来,刘晴来,吴瑶来,左老师来,葵予来,梁老师来,中午立极来,李维垚打电话说没报上名,想来帮忙,立极来来,下午许老师和小女儿来,5馆的欧松木书架就是许老师当年帮忙提供,18年底去桂馨做志愿者,一起给桂馨年会现场布展,加了许老师微信,后来5馆决定换书架的时候联络了他。。。中午张婧也从星河赶回了博文,学校李计萍老师因为没有等来学校搬家也帮着搬运图书和装车等 [博文校区参加劳动:22人]
另外的伙伴们,馆东邵宾、同事魏佳羽,来自35馆的理事钟璐,张婧,11馆理事李裕来,他们在新校区星河学校帮忙腾空教室。马校原计划学校老师,加上雇佣的工人,以及微澜的五位伙伴,他们下午2点前稿定,然后他们一起回博文,大家就可以准备搬运过去。因为学校和我都提前不知道情况,所以也无法预料具体的工作量,本来想拜托左老师去新校区主持工作,顺便提前协商,但他担心图书馆工作量太大,就直接来了博文,我也接受了。佳羽到后佳羽主持工作,马校也在星河,我有一点失误是:左老师没去星河,我忘记告诉大家有事情可以直接找佳羽了,于是大家基本都在零散着工作。而佳羽也是单线给我反馈信息,而我又是基于要顾及学校和图书馆双方的角度理解问题,所以信息传达也有偏差。本来觉得大家搞定完博文,一起去星河帮忙再和学校一起商议搬运事宜。
大家陆续来,先来的伙伴教后来的伙伴如何打包图书,书很快就打包放在楼道。一开始所有图书打捆都编号,纸张不过,慢慢作罢。随着左老师的到来,图书打包完毕,书架难下楼很快成为难题。佳羽也确认星河那边可以定给我们的教室,也是标准教室的大小,12个欧松木,四个绘本架,两个芬必得捐赠的红格子书架,还有很多小方框(从毅桦当年的楚门书社到12馆,再到5馆)。。。搬运很辛苦,大家像一鼓作气,直接搬去星河。我心里想的是先去协助星河整理完毕,再和学校统筹处理。。。很快,姐姐们自己动气手来,猫姐,小鱼儿,立极联络各个渠道的货运,人工。。。大家分了两次往楼下先搬运书,上半段11:30才定午餐,对于我这个住在城外基本不用外卖的人来说,着实有难度,选了离得近的店,一个多小时候到,确实是不怎么可口的午餐【吃饭的时候什么也没有顾得上数人,把吴瑶拉下了;饭后着急搬家,教室里的剩下的饭菜和水忘记处理;等晚上想起来,联络学校,有些难过,了解才知道,因为决定腾退,又放假,学校留下的人很少,村子里收垃圾的已经不上门了,垃圾桶已经满啦】
在5馆,看起来我是一个事无巨细的馆长,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大家都会张罗着更完善,联通了佳羽,我们决定有一波人前去星河,弄明白情况,丽丽在这边负责,姐姐们订车找人,大家整理装车。王燕老师,葵予,霜姐,刘晴,我,维垚,封摆,张婧第一波转移,到了星河,有点瞠目结舌。原来是作为图书馆的房间原来已经成了库房【大量积压的物资,桌椅电教室,黑板】,需要把各个房间东西堆放,然后把作为图书室的房间腾空,另外,学校18日需要接待家长,所以有的教室也需要布置一新,更换桌椅,桌椅也会进行整理,旧的坏的下楼放到一楼,好的继续存库房。
我们到的时候正在腾挪。王燕老师很快加入,爬上凳子上,开始腾挪,看得我们胆战心惊,大家一度着急喊她下来,而她镇定自若,“这一生不知道这样干过多少次”;据说乔阿姨在博文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她把新安装的节能灯拆下,左老师和丽丽看得胆战心惊,于是一路护航。这一点她俩和妈妈很像,年轻时候的经历,爬高登底,干活爽利无比,在家里看她爬楼梯上楼也常常惊得我不敢喘气儿,而她如平地般如常。
大家忙起来,我主要开始沟通,于是不断把好不容易喘息一下的大家喊道这里喊道那里,大家腾挪完图书馆,整理干净,又帮学校清理废弃的桌椅,以及把新桌椅放到一楼和二楼的教室【不过也趁机了解了学校教学楼的构造,目前图书馆的位置,孩子们如何入馆,和教室的路线都很长,还是大问题。】而佳羽,在我完全想减少挪动的时候,一喊我下楼看电教室,一个未来存在很多可能的大空间。
后来发现东西真多啊,4四米一的车,书架和图书,拉了满满的两车。
小鱼儿和猫姐差不多随第一车先来,其他人断后。
等待第二辆车的空间,大家帮忙学校整理了教室,打扫了卫生。五点半,毅桦从29馆回来,也来了,她来了,似乎又有了依仗,可以进入无脑状态。
据说乔阿姨下午核酸过期,早上做的结果没有出来,立极和丽丽装车完后又把乔阿姨送回家,又赶来星河,正好大家一起接力上书。
等师傅们搬运书架的空闲,和大家也在楼下角落里把书卸载下来,也短暂的空歇一小会儿,猫姐请大家吃了雪糕,虽然大家早就表示有雪糕就好了,但脚步完全不想移动,下午葵予也多次给大家准备水和饮料。最后的水是王燕老师定的。
等一切忙完,大家分两次把书手递手上楼,最后楼道地面收拾干净。每个人都精疲力竭。
但也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力行,才有了“微澜之力”。
也希望我们的“微澜之力”,在曾经的城中村,如果的闹市区,可以带来新的活力。
图书室东西放好,书可能等适当的时间,先固定书架,然后再行上架。
假期里会争取看看,找一个我们大家自主的时间去整理;如果实在不行,就等开学和老师们一起入校。
最后,学校的物资都没有搬运
路阻且长,也希望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以及学校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