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馆开馆进展: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昆明、郑州、长沙、上海、贵阳部分分馆已开馆或有开馆时间) 可以直接点击连接中绿色色块预约某日起该分馆服务,微澜支持跨馆服务
微澜总馆公开活动预告: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 369-3438-8676 (会议号已更新 点击够可直接添加会议至我的会议获得提醒)
微局也成了微局工作室,参与成员目前有: 董莉 陈路 郭云哲 张婷 邹海清 岳毅桦 廖细雄 左樵 杰西 葵予
如果您想成为分享人,或者就某个话题发起对话,可以联络微局工作室成员。
2、微澜月度迎新会(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14:00~15:30)#腾讯会议:734-1667-7319
3、微澜集体备课厅(具体安排待通知) 共享资料:微澜绘本研习(集体备课——教案库)
给小新发“绘本图书交流”进入绘本和图书交流社群
各分馆工作一览表(1):
深圳1馆
苏州1馆
长沙2馆
广州1馆
广州7馆
广州11馆
广州15馆
广州21馆
贵阳2馆
上海1馆
上海2馆
绘本课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提问讨论环节互动很积极,少数时间段需要维持秩序。总体十分不错!
(桌角的防护泡沫有个别脱落)
第一次去微澜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觉得好有意义!
小时候在镇上读书没有图书馆,并没有接触过什么儿童读物,想看书却没有书可以看。而微澜图书馆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各种故事书和百科全书等,真的很棒!
今天是妇女节,最开心的是见到了mff老师!
今天太阳很好,温度也暖起来了。中午吃了小食堂的粽子,很好吃,糯米酱香十足、肉也肥瘦相间很大块。
吃完饭回来看到阅览室被小同学打扫拖地后留下的水痕还没干,怕小同学摔倒,所以等了五分钟才开门。
中午有点点忙,但是下午有陆续有同学过来后轻松了很多,认识了新朋友,很开心。
下午整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书架上书很少,所以不稳,如果有皮的小孩拉书架倒书架就会被砸到,很危险。
所以和同学一起往上边加了一些书,改了索书号,然后用胶带加固了,这样就没有安全问题了。
很开心很顺利的一天!
今天较为忙碌,感谢各位志愿者为了孩子们的付出!谢谢!
上海4馆
北京3馆
在特殊的日子里,终于实现了一个愿望,来现场服务,忙碌于还书-借书过程中,也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
进班讲故事的时,体验也不错,第一次有点紧张,后续的时候就缓解了不少,抱着学习的心态和小朋友们交流,确实是不太一样。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也很感谢同伴:红杰,和佳音的陪伴,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志愿服务。
历经了漫长的疫情没有开馆,终于在馆长和雨辰的一再努力下,校长同意这周暂时开馆。
久违了,这种喧闹,这种孩子们围在身边借书、还书、补卡,甚至只是过来聊两句的感觉,再次见到孩子们倍感亲切。
去一一班和一二班讲了故事,看到了他们认真听、认真思考的样子,跟着故事一起开心、伤心,和高高举起的小手,他们提出的一些可爱的问题会让我们忍俊不禁,也会把老师逗乐。
借着《小猪,别哭了》这本绘本,说起当他们哭的时候身边的人会做什么,听着他们的回答内心觉得好心疼!
晓纯第一次来馆里值班就去讲故事,棒棒哒!佳音说下次再讲,馆里难得有故事哥哥来讲故事,期待!
绘本故事是个多么好的媒介,联结着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的心。一定要继续讲下去!
北京4馆
北京5馆
主要忙碌的时间是上午。总有同学让帮忙找父与子,屁屁侦探,放在门口的桌子上很快被借走。行动不便的男生很认真地进来选书,很认真地走出去。
YZY很爱借书,感觉没怎么读进去,让我给她推荐书,推荐了《洞》,很开心地借了,下节课就悄悄还了。
有位同学下午跑进图书馆,外面同学在外面叫他,说是校长找,最后被校长进来给拎出去了,图书馆似乎成了孩子们的藏身之处。有几个同学还爱躲在椅子后面说悄悄话。
今天至少有两个女孩说把书丢了。
食堂的饭确实做的不错。
体育课的热闹让校园一直都热气腾腾,丝毫没有上课铃响顿时安静下来的感觉。
lzh也是图书馆的常客,看书似乎很认真。
有两个男生背着书包还书,让我直接打开书包帮忙取出来。
放学后等车的孩子匆忙来借书 ,等第二班车的梦多坐会看书。第二趟车发走,今天没有同学来,可能今天放假,家长接的也早。
没人来四点我也锁门离开。
北京9馆
北京11馆
北京13馆
北京15馆
今天上午的主要任务是,给所有同学(除暂未收卡上交的五年级同学)更新贴了带借阅规则的新卡,五年级的标签也全部打印等下一次值班的伙伴贴。
小朋友们都很有兴趣地看借阅规则,应该能做到提醒他们及时还书的作用。
应该是新发了卡的缘故,很多没有见过的同学都跑到馆里来看书,很羞涩的把卡递给我,问我能不能在馆里看书,我们当然非常欢迎~
有一些同学用自己的书来抵消丢掉的图书,希望我们更新他的额度,但拿来的是图书馆早些赠书出去的书,我们提醒后他表示其他同学也这样做,之后的伙伴如果处理类似情况的时候还是需要辨别一下。
因为学校的突发情况,我和同学要提前离开了,没能组织下午的领书环节,比较遗憾。
走之前整理了绘本架和阅读桌,开心离开。
北京18馆
今天学生在图书馆追逐打闹比较严重,志愿者除了忙于借还书之外,还要不停的制止、劝解、他们,收效甚微。
北京20馆
北京21馆
北京29馆
录入了六本新的绘本并放置到比较鲜明的位置,给小朋友们进行了新书的推荐和宣传。
处理同学日常借还书。
到一年级二班协助讲绘本,一节课讲了两本,分别是《一园青菜成了精》和《小黑鱼》,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上课特别投入。
北京30馆
今天上午来的孩子少,犯愁,一到中午,忽然来了一大波孩子,忙到手脚不够用….
乔姨非常有耐心,不但和低年级孩子一起看绘本,还细心修复了三本被孩子们弄坏的书。
txy确实很令人头疼,一不注意拿着书就要走。他来了要多盯着点。
北京31馆
北京40馆
今天,感谢雨辰、毅桦还有我的朋友春燕的支援,顺利地开馆。
雨辰和毅桦姐无疑是主心骨,动能十足,自主到班里去带孩子来借阅,修修补破损的书,去班里宣讲爱护书籍,修凳子,哇!无所不能!
而且,在雨辰的带领下,去到二年级的班里给孩子们讲绘本,雨辰讲了两个绘本之后,我也跃跃欲试,哈哈,然后雨辰就把这个机会让给我了,大部分孩子十分投入到情节中,并有互动,意犹未尽,最后还想让我们继续再讲一本,可惜下课时间到了。这是很不错的一次尝试,走进教室讲绘本对孩子们走近绘本很有益处。
谢谢春燕,她很快地就能掌握借还书的流程,帮助分担了不少工作。微澜大家庭欢迎她!
祝福孩子们!祝福微澜!
三八妇女节在图书馆度过非常有意义,第一次做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非常🈶纪念意义而且又是在这个女性节日里,和孩子们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更是幸福满满收获的正能量。
三八妇女节在图书馆度过非常有意义,第一次做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非常🈶纪念意义而且又是在这个女性节日里,和孩子们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更是幸福满满收获的正能量。
社区分馆开馆情况:
北京27馆
北京22馆
北京9馆
宁波1馆
长沙2馆
广州18馆
北京9馆
东莞1馆
贵阳2馆
北京5馆社区书摊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2月10日,晚有关于报告交流会,本文研究编写作者魏佳羽将就相关问题答疑)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总馆各小组和内容推荐:
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开拓组、图书组、捐赠维护组、
捐款微澜图书馆:
微澜分馆:各分馆主页报名馆东月捐分馆
图书组
与捐书人沟通,审核书籍,查阅馆藏,分配接收分馆等。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9、麦开: 性价比超高的
10、麦开:游戏书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理事们
为15馆挑选、采购新书。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复制北京41馆,复制贵州1、2馆并审批。
由于更改了设置,志愿者在微澜社区登记服务时长时必须提交实名,身份证号码需核验,因此,当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无法导入志愿者网站时,可能的原因由3种剩下1种了:没有注册志愿者网站(志愿北京、上海志愿者网、志愿云南、志愿贵州等)。
因此,今天几个没能导入的志愿者在迅速注册后,服务时长很快补充导入成功了。
周二还要给一个有特殊原因的志愿者单独导入一次。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3个,32个分馆成立过理事会,有21个分馆未成立分馆理事会
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等企业发动员工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
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微澜执行长左樵;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如是生活 | 书海微澜;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传播组志愿者王琳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