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馆开馆进展: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昆明、郑州、长沙、上海、贵阳部分分馆已开馆或有开馆时间) 可以直接点击连接中绿色色块预约某日起该分馆服务,微澜支持跨馆服务
微澜总馆公开活动预告: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 369-3438-8676 (会议号已更新 点击够可直接添加会议至我的会议获得提醒)
微局也成了微局工作室,参与成员目前有: 董莉 陈路 郭云哲 张婷 邹海清 岳毅桦 廖细雄 左樵 杰西 葵予
如果您想成为分享人,或者就某个话题发起对话,可以联络微局工作室成员。
2、微澜月度迎新会(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14:00~15:30)#腾讯会议:734-1667-7319
3、微澜集体备课厅(具体安排待通知) 共享资料:微澜绘本研习(集体备课——教案库)
给小新发“绘本图书交流”进入绘本和图书交流社群
各分馆工作一览表:
广州23馆
小朋友借阅书籍热情高涨。、、
日常值班,借还书的同学还是一样多,但是很有秩序。有同学把借回去的书弄丢了,主动赔偿两本回来。
有同学课间借书翻还书篮子,为了找书一把把篮子弄翻全倒到地上,上课前被老师揪着过来好好教育了一番“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也有同学翻书的时候把书弄到地上到处都是,经志愿者提醒够乖乖把书捡起来收拾好。
午休时间,有的同学也要看会书,还跟朋友们一边轻声讨论书里的内容,直到要回去休息才依依不舍离开。
总体来说,大家一直在朝着好的方向,一个个小进步往前走。
广州7馆
下午没有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学校安排过来看书
日常值班,整理书籍,交回来的书籍做归还处理,凭卡办理借书手续,部分新书做保护性包装。
东莞1馆
北京41馆
第一次做公益图书馆馆员,而且正好是开馆第一天,孩子们热情洋溢,伙伴们亲切可爱
第一次手机的主要功能变成扫码
第一次在蹲便器上一边上着厕所,一边被一个孩子真诚的望着道谢
第一天开馆,孩子们兴奋得体会着借书还书的乐趣,手机重复反复的扫证,扫码
一本性教育相关的书从最开始“这本书我被同学嘲笑了”到设置成不能外借,到成了馆内的香馍馍
搬来更多的桌子椅子布置阅读区,让孩子们可以更加从容认真的选择
希望41馆可以有更多的藏书,一周可以开放很多的时间
二
除了一年级的同学,其他年级都来过图书馆完成过借还。哈利波特和柯南的系列书受欢迎程度较高。
本馆设置的流程是先在前面的门口还书,再在后门的借书处借书,小朋友的借还书习惯逐渐养成,后面的工作中也可以继续保持此流程。
今天的志愿者是5个,但是书籍流动量较大,志愿者也比较忙碌。
北京40馆
北京39馆
北京38馆
北京35馆
今天一个人值班,除了日常借还书以外,主要在布置环境,不小心还加了一小会班😂😂
1、赠书活动很受欢迎,今天的10本都赠完了,有的同学没有领到很遗憾,已告知下次开馆再来,新添置了一个透明赠阅图书架,放在工作台桌面上,后面值班的老师们可以在5-6书架(需操作下架后赠送)或对面教室选择赠送的书籍;
2、增加书立和桌面透明书架:大部分已经上架,剩余的已放在工作台桌面左侧盒子中;阅读桌上重新摆放了8个新书架,可以放置推荐书籍,真诚希望擅长写字绘画的朋友们可以来帮忙设计一些海报或卡片♥♥♥
3、为值班老师增加助力小物:桌面摆放了即热饮水机和纸抽,在左侧抽屉里放有一次性纸杯和三合一手机充电器,桌下有两箱小瓶矿泉水,值班老师们可按需使用哦~~ 另最里侧的门上安装了挂衣钩,可以挂衣服包包啦~~
4、摆放多肉植物:尝试在屋里窗台上放了一排可爱的多肉,为馆里增添一些绿色气息,还可以净化净化空气~~小读者们很感兴趣,欢迎老师们来赏鉴[呲牙][呲牙]
5、超期图书处理:经四、五年级老师确认,其中9人已转学无法归还,已做丢失下架及读者冻结处理;其中1人确认丢失,已做丢失下架处理;剩余1个同学需要回家找一下再确认。
北京31馆
北京30馆
今天在做图书下架处理的时候太粗心,把在借的书下架了,非常抱歉。
当时没有跟小朋友核实丢的是哪一本,因为她也记不起来书名了,于是我想着把她没还的那本书下架就可以了,没注意她很快就借了新书,然后就不小心把她当天借的那本书下架了😭
教训:还是要仔细核对要下架的书,避免犯这种低级错误,给大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非常抱歉😭
北京29馆
录入了好几本新书,小朋友们都特别期待新书来,新书全都瞬间被借走了。
给二(一)班讲了绘本:《典范英语1》系列的12、14、25、31和49册。第一次在这所学校试讲英语绘本,感觉小朋友们听得也很投入。有几位小朋友对于英语的绘本明显感觉很有兴趣,只是不太理解英文含义,有人带着读的话小朋友们还是很喜欢看的,以后绘本课有机会还可以尝试推荐类似的图书。
处理日常的借还书工作。
北京18馆
这是我时隔一年之后,又一次与微澜图书馆的共事。
从大门进入校园,一切都是老样子,走进小小的阅览室才发现,书架换了,书也有了许多新的。甚至是刚刚出版的、给老师阅读的新书。看到阅读空间变得越来越好,真难得呀!
给自己拍了两张照片留念下。
孩子们还是那帮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
帮他们挨个借书,我总是想起自己的童年。我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却在图书馆续了一年又一年的读者卡。每当暑假,我也总是趴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沉溺在书的世界里。
读者的好奇心,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想知道光从哪里来,想知道身体的秘密,想知道在经历某些事情时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成果,也是人类汲取经验的宝典。
一次告别
南七家的学生缩减至不到四百人,十八馆系统还显示着八百多位读者。拿到一份相对准确的新名单,可以开始冻结读者了。
这才明白,原来冻结读者是一场单方向的过期告别,隔着一层厚玻璃,向已经走远的背影挥不会被看见的手。大家去了哪里?还在北京,其他城市,还是回了老家?因为去年的情况,也许这些同学也是未作告别地离开这里,前往新的去向。
有些名字,一看见就有个面孔冲到我的眼前,这些面庞闹哄哄聚在一起,像此前的一个个中午。一个我想未来也一定是爱书人的女生,虽然这样形容并不好,让我觉得有点不像这所学校的学生;那个会侧手翻和扫堂腿,也会因为听不清我的话而露出怯怯神情的女孩子,希望她在胆怯的时候也能用侧手翻的姿态面对;凑到跟前睁大眼提问的小男孩,特别礼貌总使用“可以…吗?”句式的女生,小恶作剧的二人组…像气泡一样涌起来的回忆。
有些名字唤起模糊的面孔,想努力看见却分辨不清。更多不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或许他们与图书馆留下了我所不知道的故事;又或许图书馆没有走进他们的故事,但他们带走了和学校和同学的其他回忆。
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难过;每个人每个家庭大概都在自身的境遇中尽可能做出更好的抉择。如果能去向更好的地方,我希望没有一个人停留原地。但我骗不了自己此刻的难过,因为告别,因为不再有的告别;因为新的安排,未来我可能很难再到图书馆值班,不再有机会接过读者递来的书,然后记住他们的名字。这也是我自己的一次告别。
(原谅我误用了服务登记的地方,不知道该在哪里说这些想说的话)
北京13馆
忙碌的3小时,还借书、录入新书、上架等。和一起值班的小伙伴聊得也开心。
今天是四年级专场,有的孩子借书的积极性挺高,希望一次能借两本。空间小,人多,声音难免有点嘈杂,不过,在正面引导下,“嘘,这是图书馆,小点声,”,孩子们懂得克制。
1.2023年2月采购已到馆的图书全部录入上架。
2.张静采购的透明贴已到馆,已放入工具箱3.四年级1.2.3.4.5班来馆内借书。
北京11馆
北京9馆
北京6馆
二
北京5馆
今天和苏宁老师一起值班。
门口遇见,上午王老师负责还,我负责借;中午对调;下午两个人都在馆,较为自由地支持孩子们。
今天没有特别拥挤的时候,人流一直有,大不多不急;中午坐在外面还是能感觉到孩子们的目不斜视地,虽然有大声招呼,欢迎来图书馆,但孩子们不回应地很多;不过人群里, 总是不时钻出拿着书奔来地孩子,有孩子小心得问,外面的书是不是可以借阅。
今天几乎没有不带图书卡的孩子来,那几个每天总是入馆戏谑吵闹的孩子今天也没有入馆。
天气热起来了,打扫卫生,室外运动的孩子比较多。
一(1)老师来图书馆找消失孩子的时候,有负责打岔,和老师推销绘本,都是适宜低年级的,老师邀请第四节课进教室读绘本,选了《河狸别急》和《小蝌蚪找妈妈》朗读。
大概有老师在的原因,大家聚精会神的模样感动到我了,我自己也能体会自己投入了情感在朗读中,第二本没那么顺利,我自己对这类故事也较为保持距离。一个孩子申请上厕所,半个班级的孩子都想去,后来被老师半路堵了回来,又读了半本,停下,图书馆借阅。。。老师大概得到了某种鼓舞,原来读绘本这么容易,还没介绍完绘本架,老师就自己开始拿书给孩子们介绍起来,狐狸家的《西游记绘本》借空,孩子们大多是来不及带卡就跟着老师来了的,用了名字借阅;嘱咐图书馆规则需要带卡,今天特殊情况,以后如果实在想借阅,等下午图书馆阿姨不忙的时候来,不要在中午拥挤的时刻。
很多孩子都让人获得信心,下午借阅的大部分都兼具推荐,大多做用,也有孩子说《怪物旅馆》今天借差的最后一本,问是否可以推荐给同学,我的好朋友就是我推荐的,也看了好几本了。
《老鼠记者》《神奇校车》《疯狂侦探团》都有了新读者,昨晚聊到《阁楼里的秘密》今天正好有孩子借阅,还拜托拍了照片,今天去村里快递驿站取得《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也推荐出去整套,期待孩子们细看过以后的效果,看着书的时候想起中华寻宝系列,正儿八经的科普应该如此。
有孩子借沈石溪的,简单聊,依然推荐搭配西顿对比看,对比看看我们再聊具体的好不与好,更喜欢哪一个,西顿的相对严肃,甚至难读一些。
有孩子怕丢卡,把装有图书卡和姓名卡套的挂绳锁在饭盒或者书包上,每次来图书馆都得带着其他家当,一点也不嫌累。
和学校老师沟通 图书馆增加性教育类图书问题,最近一周又忙,建议先等学校开会再决定。
没有发的卡送到班级里去,和第一次送卡老师批评孩子要好好保管补同,老师都非常友善地收起来,然后和同学说,你把卡丢了把,但没有批评也不严厉。
放学后来的很多孩子大多是真正爱书地,西顿、明姆绘本,怪物旅店,很多书,借一本地孩子,建议借阅两本,附带一本推荐试图,基本都接受了。
上午出去取包裹,村庄里非常安静,老奶奶们穿着花棉袄一起晒太阳,如果值班,天气好,大家可以轮换着村里走个20分钟或者半小时,感受很好。
下午看了《桃花源的故事》
现象:
1、哈利波特集中还回来许多,今天大孩子少,没有了解到原因。
2、《老鼠记者》《神奇点心店》甚至米切尔恩德地作品也有了读者。。。。找屁屁侦探很多,今天还回来很少
3、虽然孩子不多,但阅读的整体状态感觉比上周和周一要进步很多
4、吐槽本丢失,忘记问孩子们哪里去了;问孩子们,有反馈说,写得挺多得,有骂人得,也有祝福的。
本意是回应那些在书上涂抹以及来反应有涂抹的孩子;另外一个,也愿意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树洞,让愤怒的情绪有个落点。
把伤害消解掉。
离开的时候,公交车站遇到一3的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她聊她的困惑,也赞叹说,你们图书馆所有的hi志愿者对孩子们都很温柔。然后又交谈多一点。
二
又和细雄搭档,她每次都让我感佩不已。看到操场上无忧无虑尽情欢乐的孩子们,感觉真的好治愈啊。
北京2馆
长沙2馆
苏州1馆
今天有事晚了,到图书馆后,李老师已经带着孩子在看书了,大课间的时间也被利用起来了。
等同学们借书结束后,和陈思姐聊了借书卡的事情,高年级的同学基本都用名字借书,而低年级的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借书卡,部分同学的卡被冻结,陈思姐说很多同学对借书卡不够重视,所以会有卡丢失补卡,后期又找到的现象,我们希望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重视自己的借书卡,尽量不让他们用名字借书,形成规范,减少制卡成本。
上海1馆
昆明1馆
昆明2馆
整理学校原有图书,安置桌椅、书架。
整理时发现很多未拆封的图书,有的图书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微澜这样“活”的图书馆的存在非常必要。
看着图书馆从凌乱到整齐,非常开心。
二
1馆值班结束直奔2馆,只为对图书馆再次整备,前两次整备都参与其中,再加上这次感觉2馆真的像一个疼爱的孩子,我从未缺席过她成长的每个瞬间,真好。然而这次的整备工作工作量相当巨大,因为才刚搬了馆室,要把所有散乱的书籍一一归位,还需要把整个馆室清理干净,迎接马上到来的开馆。或许是周四服务工作的原因,这次的小伙伴除了尽职尽责的张老师一位男同胞,剩下的就是我们四个女将,看着一屋子上千本散乱的书籍,东倒西歪的课桌、书架,我们的心沉到了谷底,好在,外面操场上孩子们一个个开心的笑声给了我们力量,开干!经过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群里有人戏称减肥运动),终于为2馆恢复了冉冉生机。
清爽了、整洁了、有样了、笑了!我为今天的收获鼓掌,也为大家的用心鼓掌,还记得那句话———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贵阳2馆
社区分馆常开。
社区分馆开馆情况:
北京27馆
北京22馆
北京9馆
宁波1馆
长沙2馆
广州18馆
北京9馆
东莞1馆
贵阳2馆
北京5馆社区书摊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2月10日,晚有关于报告交流会,本文研究编写作者魏佳羽将就相关问题答疑)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总馆各小组和内容推荐:
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开拓组、图书组、捐赠维护组、
捐款微澜图书馆:
微澜分馆:各分馆主页报名馆东月捐分馆
图书组
与捐书人沟通,审核书籍,查阅馆藏,分配接收分馆等。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9、麦开: 性价比超高的
10、麦开:游戏书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理事们
为15馆挑选、采购新书。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复制北京41馆,复制贵州1、2馆并审批。
由于更改了设置,志愿者在微澜社区登记服务时长时必须提交实名,身份证号码需核验,因此,当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无法导入志愿者网站时,可能的原因由3种剩下1种了:没有注册志愿者网站(志愿北京、上海志愿者网、志愿云南、志愿贵州等)。
因此,今天几个没能导入的志愿者在迅速注册后,服务时长很快补充导入成功了。
周二还要给一个有特殊原因的志愿者单独导入一次。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3个,32个分馆成立过理事会,有21个分馆未成立分馆理事会
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等企业发动员工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
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微澜执行长左樵;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如是生活 | 书海微澜;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传播组志愿者王琳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