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

发表于2023-03-13 02:38

有家长反映孩子借的书教人谈恋爱不合适,我瞥到了短信内容,从文字就感受到了对面的“声泪俱下”,我按照给的书名“阳光女孩”搜索,没有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我觉得奇怪,跟校长说:图书馆没有这本书,要不是名字错了,要不就不是从这里借去的书。晚些时候,我整理书发现了一本名字很相近的“阳光女生”系列,封面上是教育部的推荐,作者是一个女孩的父亲,以自己孩子为原型写的童书。我抱着震惊的心情快速翻完了书,找不到一点不合适的地方,走的时候又去校长室跟校长说了声,把拍下来的书封面给他看,校长也很奇怪,连连表示这书不会有问题。

做面向孩子的活动,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难题啊。

——值班日志


一个人的图书馆
图书馆图书推荐经验分享一 :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访谈·张弦 |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其他推荐: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

2023年03月10日(周五)运营.详细数据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分馆理事/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
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
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分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分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分馆开馆进展: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昆明、郑州、长沙、上海、贵阳部分分馆已开馆或有开馆时间) 可以直接点击连接中绿色色块预约某日起该分馆服务,微澜支持跨馆服务


微澜总馆公开活动预告:

快速访问:总馆活动和分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直接进入报名链接

第四届新桥旧书旧物市集(3.17-19,北京潘家园,值班人数已满,欢迎自然偶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开始23年线下推广组工作了。之前与丽丽一起沟通规划了市集的新年目标。今年会增加文创品类,提升细节。

与丽丽和商家一起探讨、确定并制作二维码立牌和贴纸,小细节才是大考验,期待成品👐

期待市集微澜每一小点儿的变化和改善,越来越棒!】


3月14日萤火虫阅读空间共建申请答辩会 (可以自由旁听)


以下活动非馆员可以参加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  369-3438-8676 (会议号已更新 点击够可直接添加会议至我的会议获得提醒)
     微局也成了微局工作室,参与成员目前有: 董莉 陈路 郭云哲 张婷 邹海清  岳毅桦 廖细雄 左樵 杰西  葵予
     如果您想成为分享人,或者就某个话题发起对话,可以联络微局工作室成员。

2、微澜月度迎新会(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14:00~15:30)#腾讯会议:734-1667-7319

3、微澜集体备课厅(每周五晚7:30-9:30,3月17号正式开始)  共享资料:微澜绘本研习(集体备课——教案库)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号:450 2578 0391

     给小新发“绘本图书交流”进入绘本和图书交流社群

    (初定)备课内容:
    1.大家在腾讯会议室的聊天区回顾自己过去一周在馆里讲过的绘本;
    2.请2-3位伙伴分享自己的“讲故事设计”和孩子们的反馈,大家一起讨论;
    3. 根据选择的故事主题和讲过后的实际感受,对绘本故事库的现有主题设计与绘本库给出反馈和优化建议;
    4. 共读讨论一本绘本(ppt会提前发出,选择的绘本原则是现在故事库每周主题内容的延伸/扩展);

    小米老师培训“如何提出好问题”-推荐可反复温习:


    

各分馆工作一览表:

成都1馆

大家在Jody的带领下,将图书馆的书进行了初筛,并初步分类,非常有效率。
同时,因为初次分类,仍然有一些细分需要在下一次贴标签的时候再解决。


贵阳1馆

日常开馆服务。
单人值班,很大的借阅量,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而杨霞老师在群里分享说:

今天的借阅量已经下来了,人流量比前两个星期小,一个人可以应付下来。 

还有同学自发的帮我把书放回去归类并整理好,以后一个人值班应该没问题的。

和同学们聊天,问他们还回来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从书里学到什么。

他们很乐意和我说的



贵阳2馆


日常开馆服务。

上海1馆

日常开馆服务。

三个新书架先根据大类贴了彩色标签,慢慢再研究下要不要细分再标索书号

托管班孩子
记得提醒先完成作业再阅读
记得提前五分钟报时,以免走的时候太匆忙

上海2馆


今天是周五,借、还书的量还可以,感谢唐淑会志愿者的两个馆的来回帮忙!感谢各位志愿者的积极的参与!

今天因为流感来借书的孩子比较少(北吴校区),工作较为轻松,希望流感过后有更多的孩子来看书!



上海3馆

见到了老馆员,感到很亲切!我们提前开窗通风,做着熟悉的动作。

如水老师也提前过来调试设备,2:30同学们还没来,我就站在门口伸长脖子,还来不来,不会不来了吧……

2:36分同学们陆陆续续进了图书馆,有几张熟悉的面孔,有觉得有点陌生,毕竟一年多没见了!

讲座的主题是“火炮”,老师特意带了两本书《航空母舰》《火炮》,(课后分别被四3和四1班同学借走了,未上架,后面值班的请提醒归还)。讲课过程同学们坐得很端正,聚精会神,互动也不少-比我们想象的听得懂。时间关系只讲了半小时,留15分钟给同学们看书借书,续集暂定4.7。

另外,老师提议,如果馆员们感兴趣,可以开针对大人的讲座。

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归还图书和以班级为单位借出图书。

下架了一本损坏的图书。

还一起听了关于“火炮”的科普讲座。

学生们比我想的更感兴趣,我本来还担心会不会听不懂,感受到了小朋友的蓬勃朝气。



深圳1馆

日常开馆服务


长沙2馆

日常开馆服务。


郑州1馆

  今天与张老师一起值班。

一见到张老师就看到她的左眼睛红肿的很厉害,就关切地问咋回事,张老师淡淡地说:没事,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过来了。

我去班上收书张老师做归还处理,等我抱回最后一摞书时,张老师已经把收上的书上完架了。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下午第一节课后学校举行拔河比赛,

孩子们聚在不大的狭长的操场上使出自己浑身的力气为自己班级争光,

看着孩子们通红的笑脸,满满的朝气,

我也忘记了年龄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

今天和刘刃老师准时来到图书馆,

我们俩一起值班,在刘老师帮助下学习了,图书的替换和下架的操作。

在学校老师带领下有八位同学来到图书馆,每位同学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安静认真的看书,仿佛又看到了单纯——我的童年。

   



东莞1馆

日常服务。



广州7馆


日常值班,整理书籍,
交回来的书籍做归还处理,
凭卡办理借书手续,
部分新书做保护性包装。

广州11馆

日常开馆服务。


广州20馆

今天就我和淑芬俩人值班,非常忙,没歇停过。

“阿姨,某某书在哪里?”之类的各种问题,耳边不停响起,嘴上“自己找找看”应付着,心里也生出小小愧疚

上星期来的新书,不忍心继续放着,找来几个经常逛图书馆的孩子帮忙整理录入。

他们非常乐意,也手脚麻利。

为感谢孩子,就将他们升级为中级卡,可以一次借三本书。

他们特别高兴,马上就借三本😄

下午就有孩子来问,“我怎么才能借三本书?”

孩子们协助贴书签,包书皮等。

广州21馆


小红凳之前摞起来放外间角落,一直没小孩用,

我试着把它们打散了放一放看看会不会好一点,

下次值班的伙伴不急着收哈

15、16架的绘本,我临时搬这来一些,不知道会不会更方便小孩们翻看借阅

桌子整体往右挪了挪,希望他们能坐在旁边找书看书


广州23馆



非开放借阅日。

北京4馆

把微澜4馆工作流程等完善打印放到工作台;

去年计划的教师用书法书也录入上架;

合作的小王也稳当能干,虽只两个人,借阅工作也也紧凑进行。

上架的书法书需要的教师看到立即就办卡借阅,

我们也希望图书馆能有助于老师们的自我学习。

如今问题是孩子们虽借阅比较积极,

但低高年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挑书范围比较窄,这需要适当引导;

另图书核查、重新分类标签工作因疫情耽搁也需要这学期逐步完成,

此项工作比较耗时,需要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这个月重点在于开馆,补充物资,完善流程,侧重图书馆基本工作的开展上。

下个月我们重点在图书馆书籍的介绍推荐和清点归类上。

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多样的阅读相关主题活动。

整理书架,书乱放的较多金华阿姨进行了大分类新录入了几本教师新书,补了几张卡打扫卫生


北京5馆

新公民计划月捐伙伴入馆服务。
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让一日图书管理员有了特别的意义。

北京6馆

阅读可以拓宽小孩子的世界,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多为孩子得阅读提供更多的服务。


北京9馆

日常开馆


北京11馆

今天第1次参与了微澜图书馆的志愿活动,收获颇丰。

在帮小朋友们借书还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对知识的渴望。

而且在这份工作中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不仅帮小朋友们借书还书还通过益迪图书小程序帮小朋友找到了他想要看的图书。

让我觉得能为小朋友们学习知识提供自己的力量。

很多小朋友们都很可爱,而且很讲礼貌。

看到他们如此快乐,我也感到充满希望。

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




北京13馆

第一次当图书管理员,心里有点小忐忑,

好在今天馆里来值班和帮忙的人都很有经验,

也很耐心的带我这个新人😁。

图书馆里的儿童读物种类很多也很适合孩子们阅读,

今天来借书和还书的同学很多,

看到孩子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我感到很欣喜也很感动,

希望微澜未来可以走的更远,

帮助到更多的孩子。

1. 今天是三年级来借书,毅桦发现七个班只有三班没来,李娟老师赶快去三班提醒,下一个课间,三班来了不少孩子借书;
2. 发现有三个孩子书丢了并补了一本后益迪并未及时处理,造成显示孩子手里的书未还,提请大家及时将已经确认丢失图书做归还/下架处理;
3. 13馆的孩子一周可以有一天借书,一次可以借一本,有孩子阅读能力强,要求多借一两本,受目前图书馆空间和馆员值班能力所限无法满足需求,可否有其他途径,比如图书角?
4. 发现五班z1的图书卡被冻结,而另一位z2正常,经查实学生名录并询问该班同学五班没有z2,只有z1,因此解除z1冻结,同时将名字为z2的借阅卡冻结;

5. 天气渐暖,又发现有学生拿着食品饮料进馆,请注意及时提醒图书馆内不可以吃东西;
6. 毅桦来支援并将刘佳/张静的教练围裙送来;
7. 毅桦一直在给归还的书贴上益迪码保护膜并将旧书修补好,直到用来修补旧书的透明胶带用完;
8. 确认已将益迪云图中学生普通卡更正为学生入门卡,从系统保证孩子每次可以借一本;
9. 感谢张静采购的垃圾袋,清理垃圾方便及时;

北京15馆

今天一切正常。
看到小朋友们领到自己喜欢的书很开心。

工作体验较好,同学们阅读热情很高,和小朋友交流很顺利。



北京18馆


日常值班服务。


北京20馆

日常开馆

九台公益基金会。




北京21馆

和久违的小兰一起值班(上次一起值班还是两年前),三点后赶往这学期刚迁到嘉英学校的5馆,与两位老朋友见面,其中一位是远道赶来的月捐伙伴杨宁。

好久没来21馆了,认识的孩子都长大了,见到蔺同学,我这次不等他问,主动说我知道你的hao是白+告。没找到去年常见的几张熟悉面孔。没见到中午必来的小话唠YQH,没见到每次从图书馆路过都要探头喊一声阿姨、喊完什么话都不说的大个子学良…小兰说她这学期也没见过他们。

中午打饭的时候见到C大姐,可能没想到是我,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来握,大手干燥温暖有力,然后一边说好长时间没见,一边又拥抱了一下,有力。来学校每次都会见到C大姐,还是第一次见她这么感性。看来我来的太少了。


北京28馆

日常开馆服务。

北京29馆

1.开年后的第一次值班,见到熟悉的志愿者和孩子很亲切,很开心。

2.还书的流程稍有了变化,但是孩子们都已经完成适应了,很自觉等扫完归架。

3.有的老师特别重视孩子们的阅读,会借书到班级给孩子们看。

班级阅读氛围很好,这是她孩子们的福气。

期待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好老师。

今天为三年级二班送去30本书,大部分以绘本为主,班主任老师说下次可以带一些寓言故事类的和沈石溪等小说作家撰写的书籍。

下午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来馆里读书啦~班主任老师建议下次志愿者们可以给小朋友们提前准备一些推荐的书,比如地理类的、历史类的或者其他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内容的书,那样能提高这段时间的阅读效率,也避免了图书馆内吵闹的现象发生。

闭馆之前,为四位小朋友进行了补卡,为一位小朋友开了卡并为一年级一班增设了班级卡(已挂在门口墙上),班主任希望以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来馆里阅读➕统一借书,之后值班的小伙伴们注意啦❗

今天提前几分钟到图书馆,楼道里静悄悄的,很难得的时间,便想看看书,刚拿起一本一翻,就翻到一张小卡片,像孩子自制的书签~

背后写着几句话,不知是摘抄的,还是自己想到的,无论哪种都觉得很高兴~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一点点阅读感受。

午休时间小S同学还在馆里,一边说他喜欢看的书都没有了,没意思,一边拿着冒险岛的数学漫画,叫我过去,开始出题:"高斯是谁?从1加到100怎么算?结果是多少?平行宇宙是什么?质数、因数是什么?",我说都不知道,他看我不像装的,也确实不是装的哎,他就很认真地用书中故事给我讲了好几个问题~他是真喜欢看这个数学漫画系列啊,也很高兴可以教我…还说下周再给我讲几道题。这种不用考试的数学我还是很爱听的,反过来一想现在同学阅读已经渴望交流、输出了,太棒了。

三年级的三个班今天都有阅读、借阅,同学们和老师都提到想看历史、地理、寓言、神话故事(《山海经》又被问到几次)一类的书,适合三年级的历史地理、寓言神话等有哪些呢?

一(1)班老师还到馆办了班级卡,借了27本书,又约了每周五下午的馆内阅读课,大力支持阅读,开心。

同值班的LN,还是大三学生,速度快效率高,借还、办卡补卡一下都熟悉、完成,还碰到好久不见的DRB,对教育、阅读很有心得,听后很受启发。

哈哈值班总是充实、愉快,让人觉得时间有了意义。




北京30馆

wzh借书卡丢失,已在系统申请补卡。

2年级2班同学上午来馆上阅读课。

还是要提醒孩子们一定不要在馆里吃东西,

中午孩子们比较多,一不留神孩子们就把食物带进馆里了。


北京31馆

日常开馆

九台公益基金会。




北京32馆

自去年参加32馆整备活动后,因疫情一直闭馆,今天很顺9:30到校,看到整洁的图书馆,那么的亲切。

课间小读者不太多,主要集中在中午,三位馆员还是很忙。

同学的读书热情,就是我坚持服务的动力。



北京33馆


第二次在33馆值班,谢谢LT提早过来支援了上半场服务😊。

下半场和LR一起服务,发现阅读课女孩子们很喜欢和LR姐姐坐在一起看书聊书😊。

今天开始对经常来馆的同学们有点印象了,上次值班时小徐同学说老师不发卡,今天看到他已经拿卡来借书了。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孩子出现在图书馆。

今天是我第二次到33馆值班,认识了温柔的HF姐姐。今天的小读者比上次少。小朋友们依旧可爱。



北京36馆


今天的小读者们还是很热情,我来了之后看到我会说“老师好!”“阿姨好!”“姐姐好!”每个课间都是借阅的高峰期,借还书的人特别多。还有的小朋友(三年级)想要挑战一下阅读比较厚的《三体》,后面发现自己读不了又回来换了另一本比较薄的科幻类题材的书。

还进到一年级的班级里给孩子们讲了绘本《月亮冰激凌》,这是我第一次讲绘本,孩子们专注的目光和相信诸多可能性的包容让我感动。另外这个班级的老师对于我们讲绘本行为的支持也是让我没有想到的,觉得十分难得。

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图书馆里的书分类有点混乱,奇幻类的书和现实题材的书放在一起,奇幻探险类的里面又混了一些科幻类的书,之后有机会可能要做一些调整。

北京40馆

学校老师开馆一日


社区分馆开馆情况:

北京27馆
北京22馆
北京9馆
宁波1馆
长沙2馆

广州18馆

北京9馆

东莞1馆

贵阳2馆

北京5馆社区书摊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2月10日,晚有关于报告交流会,本文研究编写作者魏佳羽将就相关问题答疑)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总馆各小组和内容推荐:

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开拓组、图书组、捐赠维护组、



捐款微澜图书馆:

淘宝搜索“微澜图书馆”找到链接,可以通过虚拟购买捐款微澜;
微澜总馆月捐和单次捐:微信——我——服务——腾讯公益——搜索“微澜图书馆”捐款支持微澜;

微澜分馆:各分馆主页报名馆东月捐分馆


图书组

与捐书人沟通,审核书籍,查阅馆藏,分配接收分馆等。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3、图书组各种书单:微澜豆瓣书单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8、麦开: 给大孩子的

9、麦开: 性价比超高的

10、麦开:游戏书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理事们

为15馆挑选、采购新书。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复制北京41馆,复制贵州1、2馆并审批。

由于更改了设置,志愿者在微澜社区登记服务时长时必须提交实名,身份证号码需核验,因此,当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无法导入志愿者网站时,可能的原因由3种剩下1种了:没有注册志愿者网站(志愿北京、上海志愿者网、志愿云南、志愿贵州等)。

因此,今天几个没能导入的志愿者在迅速注册后,服务时长很快补充导入成功了。

周二还要给一个有特殊原因的志愿者单独导入一次。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3个,32个分馆成立过理事会,有21个分馆未成立分馆理事会

长图太长了,不单独贴了

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等企业发动员工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

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微澜执行长左樵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如是生活 | 书海微澜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陆铭:向心城市与城中村

叶裕民:城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传播组志愿者王琳玉整理


留言区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