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战栗 的恐惧中,妈妈从未露出丝毫胆怯,事实上,是她和佩姬苏引领着我们度过最糟的时刻。她老是晕船,我们却从来没有,由此更可见她的能耐。
在船上我们相当亲密,对我来说,父母不只是父母而已,爸爸变成了朋友,成为最佳船伴,我们相互依赖着。说到妈妈,我必须承认,我并不是那么了解她。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一直是充满着勇气和耐力,而且坚持把事情完成为止。她日以继夜地研读书本和航海图,充分掌握各种状况,她从来没有停下来过,真的……
《岛王》麦克·莫波格
一个鸡蛋的暴走,5个分馆整备(3新),8个社区分馆馆常开,大家为230+位小读者提供外借服务。
他们是谁:https://mp.weixin.qq.com/s/cWlNQc5Xec8vD5pXO9-eOQ
用一场暴走,看见城市的另一面,参与或助力12小时挑战50公里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平等发展筹集资金欢迎大家一起来用微小的行动,和暴走伙伴一起守护希望
阅读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途径。
人物·红姐 | 5年,与微澜在一起的427天
图书馆图书推荐经验分享一 :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2023年5月13/14日(周六日)运营.详细数据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分馆理事/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分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分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分馆开馆进展: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昆明、郑州、长沙、上海、贵阳大部分分馆已开馆,成都下周开馆) 可以直接点击连接中绿色色块预约某日起该分馆服务,微澜支持跨馆服务
微澜总馆公开活动预告:
快速访问:总馆活动和分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直接进入报名链接
以下活动非馆员可以参加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 369-3438-8676
2、微澜月度迎新会(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14:00~15:30)#腾讯会议:734-1667-7319
3、微澜集体备课厅(每周五晚7:30-9:30,3月17号正式开始) 共享资料:微澜绘本研习(集体备课——教案库)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号:450 2578 0391, 给小新发“绘本图书交流”进入绘本和图书交流社群
各分馆工作一览表:
郑州2馆
学生们很拘谨、静静做事很安静,我和吴老师边做事边与他们聊天,气氛慢慢轻松了许多。十二点正他们的领队告诉我他们要回学校了,送走了他们,看了一下系统,查询已经录入了快六百本图书。拆箱拍照费时费力,贴标签人员较多,录入系统人员较少,明天要适当调整提高效率。
我和吴老师中午吃了碗凉皮将录入系统的书籍全部分类上架,看到劳动成果很满足啊!明天继续干!
上架的过程中有好几位学校老师也来观察,看到我们的图书,说书都很不错,希望暑假前能开馆啊,我也希望能尽快开馆啊,大家加油哦!
2馆整备第二天。
今天气温37度,伙伴们都按时到达,到馆时个个汗流满面。昨天拆箱拍照已完成,今天把大部分人员放在扫码录入和分类上架,只留三位同学贴码。同学们把扫码、贴码工作全部做完已经12点多了,让同学赶快回校以便能赶上学校的午餐。学生们都很认真尽责!
学生们走后剩下吴老师、晓雅我们四位,吴老师出去卖了丰盛的午餐:汉堡、鸡块、紫薯球、可乐,还特意给晓雅卖了一串炸鸡串,吴老师就是这么一位体贴细致的老师,跟他在一起干活心里特别踏实。
下午一点多点儿,晓梅老师中午回去接完孩子吃了点饭又回来了,晓梅老师是上午看到1馆群里鲍老师发的信息过来的,来馆时还给大伙卖了瓶装水,她很快就熟悉了操作方法,也是一位眼里有活做事利索有方法的人。下午我们把录入系统的书籍全部分类上架,把图书馆打扫整理干净,我们几位已经累的直不起腰来啦!
看着书架上码放整齐的书籍满心的欢喜和期待!
郑州2馆的第一次开荒整备在郑州大学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全力支持配合下,用两天时间录入了一千五百多本图书并全部归类上架,离我们微澜郑州2馆开馆又近了一步!
成都1馆
为小朋友准备很开心
很开心,希望小朋友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书
有收获 很有意义 有时间会再来
成都2馆
谢谢毅桦和丽丽从北京过来帮忙,
让开馆前毫无经验的我们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下午我去了以后发现书也录完了,类也分好了,
还把书柜的层数都重新规划过了,
以至于我完全没有学习到分类的相关知识,
直接跳到了索书码环节。😂😂😂
今天主要是写索书码并录入,
大家也一起把图书卡都弄好了。
期待下周三开馆的热闹和兵荒马乱。💪💪💪
登记索书号
今天录入了索书码
今天完成了2馆的索书码录入
北京5馆
盘点图书4百多册
盘点图书500
盘点图书628册
北京9馆
北京27馆
廊坊1馆
孩子们和家长其实很快就习惯图书馆
还有很多孩子不借阅的 但这里氛围好
可以在这里看书 一整晚都很热闹frh妈妈说,还不熟 多来几次就借了了
开心孩子们喜欢书 愿意做各种尝试
开心yx妈妈借了#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给了我自己很多的确认和启发;记得YL曾问,那张网,该如何织就...我觉得很多的启发来自于#彼得·德鲁克 读的时候同时在读 #汉娜·阿伦特,#克里希那穆迪,还有#西藏生死书,在四个人的书里找到了 ;许多共通的启发
感觉今天借阅的孩子有3/5
图书分享:
#千万不要玩超越 系列,我自己没有细看每一本,但真的很喜欢,有时候给孩子们推荐,就是翻开,一页一页大目录和大家讲;说一个事物或者人(某种职业或者身份),不仅仅是ta自己,而是怎么来,与哪些其他的ta发生关系,怎么变化,历史,地理,哲学。。。所有的学科涵盖在每一本小小的书里,一开始可能会陌生,但打开看过之后,真的就喜欢了;frh来,妈妈说起她的喜爱(刚买的时候,建议她们借了很多本试读),这次限制了单系列借阅5本。。。。到了馆先找,开心得不行,作微澜快六年,每个学校都会遇到这样得读者,,,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zrx也让人惊喜,二年级居然看#蜻蜓池塘,给同班男孩子读#怪物雅克,在一边忙的我也张开耳朵听,后来她不读了
我给其他孩子朗读 #新美南吉 # 鹅的生日,她被吸引,后来别的孩子回家了,她还听了好几章,第一次真正接触新新美南吉的作品,喜欢。
和#半小时惊奇故事 一样,很多童年的回忆涌出来;
半小时想起大爷爷和三奶奶夏天乘凉时各种吓人的故事,
而#鹅的生日 (#双螺旋文化),则想起爸爸和小叔叔,小时候为了激励我们,讲过很多小寓言(那时候,他们总是带着#讽刺 希望我们不要变成无脑的人,来讲的),不过新美南吉的作品虽然也有暗讽的意味,但因为真正的发展充满包容,所以也消减了,特别温暖,新美南吉的书都是一诺自己捐赠的,感谢
也有只想借#米小圈 的读者,拒绝了,说没有呢,,,然后孩子们走来走去就是不打开书。。。。就先鼓励他们,一定要打开书,你们可以抱一堆书,出去坐在垫子上,一本一本翻开,喜欢就看下去,不喜欢就放一边……一直找到喜欢的为止。。。。其实这样的话是很有效的;但在现实里,图书馆很多时候不允许一堆一堆翻,妈妈奶奶们也通常一直在说,要图书归位,一次只允许拿一本。。。、、
当然,代价是,孩子们不到十点走,而且帮我上架了一些整理好的套装书,后来整理和分类,收拾,还是花了快一个小时。。。
大孩子,偶尔想离开家,和朋友聊聊天,释放一下郁结的心绪,好吧,不听不干涉;对于可能面临流动的孩子们来说,六年级的下半年,五月开始,是最难熬的,好朋友一个一个离开,或者自己也要离开,学校和爸爸妈妈们,这时候真的需要关注,至少理解他们的不开心
也有妈妈邀请我要到群里给家长做图书分享,但是孩子们年龄太不一样了,似乎不太好
所以,以后决定朋友圈里趁着记忆正热乎,会多做一点记录,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最热门的还是#老鼠记者 通杀,一般在馆馆藏不超过15本,孩子们从里面找到了恐怖,找到了爱情。。。科普之外,各种元素都有
长沙2馆
阳江1馆
贵阳2馆
广州7馆
广州18馆
广州24馆
东莞1馆
社区分馆常开
微澜上海(一个鸡蛋的暴走)
用一场暴走,看见城市的另一面,
参加了一个鸡蛋的暴走,50公里的距离让我感受到了爱在微澜,我们相互帮助支持,走完了全程。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流动儿童,给他们一些帮助!
50公里徒步,非常美好的回忆。感谢所有的队友,感谢后勤团队,感谢馆长骆驼。
非常幸运和高兴能够成为后勤队长,陪伴暴走队员完成一个鸡蛋的暴走,亲身体会微澜人的友爱互助。一路上和大家聊天,听左老师唱歌,吃春霞姐买的汤包,看着大家为了微澜坚持走完全程,都是非常愉快美好的回忆!希望有机会明年再和大家一起暴走~
暴走过程中大家想到的一些宣传方式:
1.把微澜的logo和冰山印在气球上,每个队员的包上系一个。
2.春霞姐带的微澜贴纸很棒。
3.随身携带微澜的捐款二维码。
4.不知道是否可以在暴走图中散发微澜的小册子?
工作小结:
1. "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将是我大学里面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参加了一次拉练活动的我,仅仅是走了十几公里就已经濒临极限了,可想而知12小时走完50km是多么艰巨的任务,这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着暴走团为引起人们对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教育议题的认识背后坚定不移的毅力。综合体力和时间的考虑下,我参与了后勤支援组,负责陪走、简单拍摄。看到暴走队员通过一个个卡点,我内心也感到激动和感动;越是到了30km之后的后半段,大家的体力都消耗了很多,感觉小腿不是自己的小腿、脚踝痛、膝盖痛都竞相出现,最后几公里几乎就是靠着意志力在走的。不过,“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我亲眼看到暴走队员们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痛苦,最终到达终点时,音乐响起,灯光聚集,掌声雷鸣,这一刻,他们脸上露出了最激动的笑容,甚至有激动的泪水。最后,我们拍照留念,纪念这意义非凡的一天(另:奖牌真的超级好看!)。我想,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群,更是加深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共同面临一种困难后的团结将会随着时间越来越紧固,越来越坚实。
2. 公益活动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不太行。这次时间的紧迫,线下后勤组主要由三名组员组成,总体上完成了要求的陪走、拍摄、支援任务,但是如果我们能更加做好提前准备,或者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线下后勤组,将会更加从容一些。
3. 随着冰山一层一层地拆解,我逐渐看到了冰山背后的含义:当现实的困境与束缚被一层层拆解,冰山内心的真实渴望是希望流动儿童有一个完整的家。在这个家中,有父母,有温暖的灯光,有丰富的图书,有平等的目光。每个队员都是抱着这样的初心走向终点的。
注意事项:
1. 注意交通工具的具体时间,保证一定的时间余量。这次,从北京来到上海,时间紧急,也出现了一些突发情况,下午六点半来路上出租车堵车,导致没赶上九点的火车,最终只能退票、改选(因为改票没有合适的时间了),最终在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达上海,并赶地铁到张衡公园二卡点,于10点和大部队集合。回路上,本来计划晚上七点半出发,九点一刻左右上火车出发,结果火车提前六分钟发车,导致又没有赶上,只能退票、该选,于第二天两点回到学校。这个过程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也交了不少退款差额。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训,因此以后赶火车、赶高铁,一点要提前半个小时到,至少也要留出二十分钟得余量,以备突发状况。
2. 注意下次得提前准备一些食物,暴走场地附近真的一个超市都没有。
3. 注意提前做好预先准备,如海报、相关纸质宣传品的打印。
4. 注意防晒。
线上为“一个鸡蛋的暴走”加油助威!
很光荣地更为后援团成员,为这次行动加油集气。
看到这次活动顺利完成,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社区分馆开馆情况:
北京27馆 北京22馆 北京9馆 宁波1馆 长沙2馆
广州18馆 北京9馆 东莞1馆 贵阳2馆 廊坊1馆(社区+幼儿园) 阳江1馆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总馆各小组和内容推荐:
微澜人物、
微澜月报
、
微澜实录
、
微澜日志
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开拓组、图书组、捐赠维护组、
捐款微澜图书馆:
淘宝搜索“微澜图书馆”找到链接,可以通过虚拟购买捐款微澜;
微澜总馆月捐和单次捐:微信——我——服务——腾讯公益——搜索“微澜图书馆”捐款支持微澜;
微澜分馆:各分馆主页报名馆东月捐分馆
图书组
与捐书人沟通,审核书籍,查阅馆藏,分配接收分馆等。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9、麦开: 性价比超高的
10、麦开:游戏书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理事们
日常支持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因每周每个志愿者导入上海志愿者网的服务次数上限为5次,
而最近几周上海1馆某志愿者每周提供5次服务,
所以该志愿者此前积累起来的7次服务至今无法导入上海志愿者网。
当然,为该志愿者点赞!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3个,32个分馆成立过理事会,有21个分馆未成立分馆理事会
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字节跳动 等企业 发动员工持续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微澜执行长左樵;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如是生活 | 书海微澜;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志愿者媒体报道:对抗虚无与无力,阅读是最好的反骨 | 时尚先生 微澜图书馆志愿者刘贤艳:让更多“流动儿童”享受阅读快乐|人境·世界读书日“与书为伴”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第11期,季报由传播组志愿者石润乔、王琳玉整理
第11期季报【2022/12~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