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分馆为831位读者借阅图书1419册次,为937位读者归还图书1609册次。录入图书1538册(沧州1馆1471册),新增读者2人。
沧州1馆孩子们自己已经安装好暑假
2、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3、孩子的权利——被保护的我们
本月推荐:
微澜日志|“发书、扫书的老师辛苦了”
麦开整理:10月,娃借了啥
魏佳羽:议题研究和公益项目执行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微澜图书馆”入围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年度公益创意
常规推荐:
基础馆藏建设 | 从0开始,5000元买什么
微澜实录 | 韩雪梅·图书馆里的性教育2023
经验分享 | 图书馆图书推荐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经验分享 | 图书录入时候,如何修改图书信息完善图书元
关于丢书如何处理,以及关于是否诉诸学校解决 | 一些实例记录
公益图书馆如何评估他们自己的工作?
志愿者分享 | 但是,还有图书馆——如何为孩子们买书
2023年11月20日(一)运营.详细数据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分馆理事/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分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分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分馆开馆进展: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郑州、贵阳、成都、昆明、长沙、廊坊、汕尾、阳江),志愿者持续招募中
微澜公开活动预告:总馆活动和分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了解和报名
以下活动非馆员可以参加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433-6977-9313
2、微澜故事课(每周五晚7:30-9:30) 共享资料:微澜绘本研习(集体备课——教案库)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号:#腾讯会议:334-1728-3293 给小新发“绘本图书交流”进入绘本和图书交流社群
各分馆工作一览表:
微澜北京3馆
微澜北京4馆
微澜北京5馆
今天正好是儿童权利日,我们一起把之前孩子们参与活动画的画挂在了图书馆外墙上,期间一三班的班主任还特意把班里孩子们的画拿过来,夸奖孩子们画得很好,让我们挂上去,这让我挺感动的,班主任真的很爱自己的这群孩子们啊。
中午我们一起把理事会购买的塑料窗帘挂上大门,这样就可以挡风了,并且空调热风也会更持久些。感谢理事会~
下午我协助轩轩一起去二年级上绘本课,相比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要沉静一些,课堂秩序更为有序安静,但同时也缺少了一年级孩子那种天真活泼的欢快感,真是一个年级一个样。
二
今天跟稀君一起值班
上午孩子们陆续的来馆里看书,我选了一些书摆在外面,有一套中国神话故事,一些孩子很感兴趣都拿起来读,yzx一边看一边嚷着“还不错哦”,然后把那几本基本都看完了,曾曾想给三年级孩子讲《小鸡卡梅拉》,家里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买过一套,小时候她很喜欢,是那种给她读了又读的,现在已经搁置了,那就给5馆的孩子们吧。
稀君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贴儿童的权利手抄报,几乎把交上来的都贴了出去,一些孩子会来看,点评一下,校长路过看了看说展示给孩子们看看挺好的,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特别负责任的交上来全班的手抄报,介绍着孩子们画的作品,说孩子们都很认真,特别认真的老师。中午有个借阅小高峰,还好稀君跑来帮忙。
下午绘本课给二年一班和二班讲了《纸袋公主》、《奥利弗是个娘娘腔》、《公主不都一个样》、《不一样的女孩》《奥莉薇不想当公主》。我觉得二年级可以添加一些桥梁书了,下次我会给二年一班和二班试着加一点。
我家娃下周课后社团要结束了,所以今天我尝试了一下下午上完课赶紧往回赶,看能否赶上4点多接娃,感觉有点小紧张!
微澜北京9馆
微澜北京11馆
二
日常值班➕讲绘本➕布展
三
正常值班丰子恺的画在外边孩子借书不多,三个班的孩子都来了
四
给两个班讲绘本故事,日常值班
微澜北京13馆
1.今天六年级1-5班来借书,因为有教育局领导来学校,中午来借书的学生们提前回去了;下午几个课间来借书的同学比平时多了不少,且几个班都是去班里提醒才来拿走图书;
2. 有同学捡到一张借阅卡,四年级4班zwb,放到补卡盒里了;
3. 因有书未还,周五未能借走的图书《猜猜谁会赢》已经放回书架;
4. 今天录入部分新书放在工作区靠墙柜子右边第二摞,待刘佳老师标注索书号并输入益迪云图/盖章后即可上架;
5. 饮水机的水快没了粉笔也只剩粉笔头了,已经和李娟老师说麻烦她尽快安排。
微澜北京18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冷了,小读者来得也没有暖和的日子多了。
今天进馆看书的孩子们似乎懂事了,在馆内大声喧哗的少了,坐下来读书的多了,这个变化很令人欣喜。
图书馆里有点冷,但服务的热情不能冷,但愿爱书的孩子越来越多。
微澜北京20馆
有存在小朋友占领很多漫画书的情况。有好好和孩子沟通,鼓励她们多分享,在馆内多阅读,而不是囤积。之后情况有缓解。
二
日常借还书,整体秩序良好~
三
秩序良好,学生比较配合。ghy同学和wjy同学因掉卡而值班补卡,下周一应该可以给他们阅读卡了。一些坏的书,可以修补的已经修补了,不能修补的我们已经下架了!
微澜北京21馆
微澜北京29馆
世界儿童日以“儿童权利”为主题的活动,上周五收到的几张手抄报,其中有几张看不明白手抄报内容与主题关系的,今天找到作者问了问,居然都很有惊喜的收获~其中一张画了个“预防近视”的宣传,画面色彩缤纷,科普知识内容丰富,可就是死活没让我想明白和主题有啥关系。最后问到作者,作者听明白我的疑惑后,说自己因为近视,总是被别人起外号(有关于权利02号-无歧视),所以她希望大家不要近视,就不会被起外号了。这解释听得我恍然大悟~我很坚定地告诉她,这不是近视者的错,是那些起外号的人错了,不过也很理解她的意思,请她在作品上补充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另外七年级一个总来晃荡、说自己名字是“无可奉告”的同学,因着这个儿童权利的活动,分析每个作品与儿童权利的关系,对各条权利现在是滚瓜烂熟。借着交流,我们也尽量给他推荐点书。他也终于从非阿衰不看的油盐不进,进展了一点点点,今天自己欣赏了一个绘本,还跟我们说挺好看的。
最后,在各种愿力的集合、各种幕后力量的支持、和周末大家的劳动,布局调整后,一整面的书墙和开阔的空间,实在是太好看了。
今天值班是带着期待的。一是与阿婆迷z同学的约定,一是周末调整馆内布局后孩子们(特别是初中生们)的反应。
开馆没多久z同学就来了,讨论了几句侦探后,z同学问,她还写过其他书吗?太好了!我心里叫道,就等你问这句话呢,惊喜的是这么快就问了。马上献宝《说吧叙利亚》非常有趣的一本随笔。随丈夫考古的经历是她好几本书的背景。由此又聊到李娟的阿勒泰,也是z同学喜欢的。z同学借了书,跟我说下次见。遇到忘年书友,相互都是喜悦的。
馆里调整布局,把原来中间的一排书架挪到靠墙,减少了隐蔽空间。整个房间愈加宽敞明亮,阳光照进半个房间,温暖如夏,我们甚至打开了风扇。中午我们又在宽阔空间用6张课桌布置出一个阅读台,摆放一些推荐书籍,迎接下午进馆阅读的二年级小朋友。下午闭馆前,闲不住的毅桦又把展示墙旁边的书架挪了挪,挡住一个死角。完美!
大部分孩子进馆的反应都是,哇!为什么要变成这样?有好奇之问,也有质疑之问。我的回答略有点狡猾:想让更多阳光照进来,中间可以摆阅读桌大家一起看书讨论。有认可的,有不满的,有一个大男孩很嚣张地走到阅读台前,先作势要躺,被制止后又作势要掀翻桌子。我心里一股火噌地蹿上来,严厉地把他推出了图书馆,宣布不欢迎他。一个转身,那大男孩嬉皮笑脸地又转回书架,说开个玩笑嘛。我说,开玩笑可以,要有分寸。没再撵走,各让一步。
一位男同学,一直在馆里晃荡,并不借书,单纯聊天。从三星堆的面具到金字塔,从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到进化论第一章讲什么,话题相当宽泛。问他姓名说无可奉告。工作群里好几位同事对这位无可奉告同学印象深刻,曾经痴迷阿衰,曾经想看希特勒的演说……有趣的孩子。侧面观察,他的同学们与他不是很投机,或许他是想以大量碎片知识获得认可和尊重?
几个温和吵闹的初中生,赖在图书馆一角,继续努力与他们交流。微小的行动带来改变,行动带来微小的改变。耐心坚持!
二年级的孩子对身体书充满好奇,争抢告状。我跟他们絮叨到一半,记起上次同样一幕,同一班孩子,同一套戏码。好吧,教育就是不断重复。
世界儿童日“儿童的权利”画作活动,有些作品,太震撼了。
微澜北京30馆
我个人存在困扰的两个点:
五年级男孩很活泼。要我讲绘本,讲了又不集中注意听。用水壶盖对人洒水,其中几次对我洒水。距离较远,水都洒在地上。当时我觉得两个孩子真真假假闹着玩,就没有制止。
后来洒到我裤子上,我觉得要跟他讲清楚。“这样不好,不礼貌。撒到其他学生身上容易闹矛盾”。
好像是沟通不好,为了让他留意,我就快速走过去,在他后脑勺胡噜了一把。事后反思,自己的行为确实很不恰当。
当时有一起值班的伙伴和男孩沟通 ,要他跟我道歉,男孩照做。我内心其实有愧疚。
让我困扰的是,和这个男孩沟通怎么样是更恰当和更有效的?
二、下午课件跑操,低年级学生排队从图书馆门口经过。一个男生不断踢前面男生屁股,前面男生个子稍矮,不反抗,还带笑脸,表现得无所谓。后面男生越发过分,以踢他取乐,其他孩子也有趁机上脚踢人的。
老师在操场中心维持秩序,无法顾及这些细节。这个时候馆员已经看到并且离得不远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反应?
关于一些细节的记录:
两个七年级男孩拿故事书来,要求讲故事。我的判断,这个故事他们是可以独立阅读的,但没有多说,讲了下去。其中一个男孩主动,另一个高个子男孩较为躲闪。
讲完故事,前面男孩说自己是七年级转来,小学阶段也是在北京,学校就在某路公交终点站。现在上下学还是家人接送。当前学校七年级只有一个班,班里有11名学生。
高个子男孩后来更放松一些,会更靠近我一些,并交流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感谢孩子们的信任。第一次见面,没有很长时间的相处,他们很明确地说希望我之后再来,给他们讲故事。还特意强调,在我有时间的情况下来。
补充一点,讲故事的时候一个男生几次咳嗽,都提前把脸扭到一边,很注意照顾身旁人的感受。
二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没有风,赵军老师带着孩子们在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讲故事,一副温暖惬意的画面。
下午两位老师进班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讲了绘本故事。
肖薇本来今天不值班,专门特意跑了一趟,送来了刚买关于节日的新书,已经全部录入,希望孩子们喜欢。
微澜北京31馆
微澜廊坊1馆
微澜上海1馆
调整出植物相关专区;
继续调整绘本收纳箱和白色绘本书架。
微澜上海2馆
微澜广州7馆
微澜广州11馆
微澜广州15馆
日常开馆借阅
微澜广州21馆
日常开馆借阅
微澜昆明3馆
微澜东莞1馆
微澜阳江1馆·友义书房
微澜珠海1馆
微澜长沙2馆
微澜沧州1馆
微澜总馆
微局 :理事会等工作
成都1馆:整理发票、订单截图、开箱照片,提交部分报销申请。
线下推广组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郑州三个分馆从开馆起的服务时长导入,一个馆员在一个分馆的服务最多累计达30次,需要全部分拆。
传播组
图书组
近期捐书沟通及跟踪
微澜福利ing:
领一件微澜T恤,过凉爽夏季(快快补登服务领取T恤吧)
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
https://shimo.im/docs/dPkpdVDpdPT11nkO/ 《张弦要的长青藤借阅排行》,
https://shimo.im/docs/L9kBBLdv5MtXZQkK/ 《馆里没有的》
https://shimo.im/docs/473QMvyGOgTEBL3w/ 《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排序从高到低)》
微通社
微澜公众号日常工作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几个志愿者一次性登记服务次数超过5次,人工拆分。
线下推广组
社区分馆开馆情况:
北京27馆 北京22馆 北京9馆 宁波1馆 长沙2馆
广州18馆 广州17馆 东莞1馆 阳江1馆
贵阳2馆 主要做儿童阅读和外借服务
廊坊1馆(社区+幼儿园) 提供现场阅读,阅读指引和外借服务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总馆各小组和内容推荐:
微澜人物、
微澜月报
、
微澜实录
、
微澜日志
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开拓组、图书组、捐赠维护组、
捐款微澜图书馆:
淘宝搜索“微澜图书馆”找到链接,可以通过虚拟购买捐款微澜;
微澜总馆月捐和单次捐:微信——我——服务——腾讯公益——搜索“微澜图书馆”捐款支持微澜;
微澜分馆:各分馆主页报名馆东月捐分馆
9月月报
图书组
与图书捐赠人沟通,处理捐赠申请。
与捐书人沟通,审核书籍,查阅馆藏,分配接收分馆等。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9、麦开: 中国文学
10、麦开:游戏书
11、麦开:5000元,买什么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理事们
日常支持
人力资源组
导入服务时长。
因每周每个志愿者导入上海志愿者网的服务次数上限为5次,
而最近几周上海1馆某志愿者每周提供5次服务,
所以该志愿者此前积累起来的7次服务至今无法导入上海志愿者网。
当然,为该志愿者点赞!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8个,32个分馆成立过理事会,有21个分馆未成立分馆理事会
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字节跳动 等企业 发动员工持续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
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China daily: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北京日报:开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的图书馆
我们的服务对象:
2023志愿者媒体报道:
北京:对抗虚无与无力,阅读是最好的反骨 | 时尚先生
成都:微澜图书馆志愿者刘贤艳:让更多“流动儿童”享受阅读快乐|人境·世界读书日“与书为伴”
贵阳:
志愿者手记│微澜图书馆里的读书人、守书人和护书人
今天,这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属于你
开城门沙龙回顾: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由传播组志愿者石润乔、王琳玉整理)
十三期【202306-08】,第十二期 ,第十一期,第十期,第九期;第八期;第七期;第六期;第五期;第四期;第三期;第二期;第一期|疫情后,不平静的三个月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