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

发表于2024-06-27 15:45

29个图书馆为109位读者借阅图书227册次,为1206位读者归还图书1718册;共计录入图书24册,新增读者3人。  



线下活动:

6月28日周五贵阳1馆整备

7月4日北京32馆整备活动


微澜图书馆实践 :一些非正式书单汇总
近期发布:
1、微澜月报|2024.5月

2、微澜图书馆馆藏借阅和馆藏推荐(2023.9~2024.5)

3、微澜日志 | 也许给孩子提供这样一个“避风港”也挺有意义的

4、书单娃借了啥(2024.05), 娃借了啥(2024.04)由#微澜大本营 志愿者麦开根据4月微澜各馆读者借阅整理推荐,供参考了解。

5、六一特供 |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 事实和数据2024

6、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性别友好制度发布

7、播客 @微斯人(小宇宙app收听)


线上活动: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433-6977-9313

2、微澜集体备课:给小新发“图书交流”入群,微澜各类推荐和参考书单 /  绘本故事库链接 / 小米老师培训  

     回顾:微澜集体备课2024第5期:“关系”主题绘本共读分享

各馆运营数据日报2024年6月26日·周三: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各馆馆务/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

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

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郑州、贵阳、成都、昆明、长沙、廊坊、汕尾、阳江、三门峡、平顶山等。。。),志愿者持续招募中

微澜公开活动预告:微澜活动和各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了解和报名


各馆工作一览表:

微澜北京3馆

正常开馆,只还书不借书.绘本课正常进行.

每个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因而生活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同,生活环境与习惯确实很难改变,但却可以用正向奖励来激励他们积极阳光一些,世间技巧无穷,如果他(她)愿意看书便是与无数智者对话请教,那也是一种无声的学习,对吧,哈哈哈哈哈哈,我们一起做那个正向激励他们的人吧!第一次讲绘本的雪莲_很有灵性的小老师,吸引力法则开始啦!

第一次来3馆,期末时间只还不借,大概前两天书还的差不多了,整体不是很忙碌~
赶上绘本课,给二年级小朋友讲绘本很新奇的体验~向同馆的的姐姐学选书和讲绘本~ 大家很热情,跃跃欲试,站起来的~哈哈哈,原来我的声音不是很大,后面的宝子听不清~下次有机会一定更大声,借助小蜜蜂~ 很开心呀~

图书馆遇见几个有意思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画的画的宝贝,和一个礼物“暴躁”但很认真看书的宝贝(把小朋友贴给我小贴纸,贴给他了,因为他真的在认真看书,那一刻很认真)。

正常开馆,只还书不借书.绘本课正常进行.


微澜北京5馆

今天孩子们考试,好些孩子交了卷就跑图书馆来看书了,馆里一直有孩子在,lmz一直在馆里,他说老师让他呆在馆里,因为要给转学的孩子打印借阅记录贴在他们选的书上,所以一直没时间陪lmz看书,小家伙跟我说他去医院检查过说是有多动症,所以就是管不住自己要比别人喜欢玩,我跟他说我觉得你挺正常的啊,没觉得你多动啊,然后跟他说多拿几本书,我给你定个时间,看看你能不能坐在那看书,结果闹铃响了他才站起来,我告诉他你或许以前有点多动,但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就已经好多了,你看你自己看书都很好,他也很开心。yzx、Dzc一直也是一趟一趟的来,中午一年3班老师让整班来借阅,一度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下午又给三年级下学期转学的几个孩子打印借阅记录贴赠给他们的书上,lsz来看到很不开心问为什么他的赠书没有借阅记录?心想明天或者后天给他补上吧!

又飞进来两只马蜂,我没搭理它们,它们也没攻击我们,就这样和平相处吧!

处理了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一看表赶紧闭馆赶车回家接娃放学喽!




微澜北京9馆

社区馆日常开放。

微澜北京13馆

还书处理,比观众。

微澜北京15馆

今天是本学期倒数第二次开馆,很多小朋友带着书过来还,课间在桌子上安静地看书。和旧15馆相比,这边孩子们的阅读氛围更好,看着孩子们读书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

登记了一个孩子的丢卡,修补了五六本书,把放乱的书架重新整理,整个图书室干干净净。

好久没来15馆,今天和两位同学来值班。临近期末只还不借,所以工作不算多。同学们课间都会在馆里看书,坐在桌边或是蹲在书架边,除了中午的一个小插曲,没有什么打闹的现象。

中午拉两位同学录制了从老15馆到新15馆的感受,视频应该会用在年会上。整了个活,敬请期待(?)

下午好多同学对我们不能借书表达了遗憾,还说身边没有其他看书的地方,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书店,只能等好几个月之后的下学期。

除了操作还书,今天还修补了一些破损的书籍,临走前整理了书架,把放错位置的书归位,摆放整齐 

第一次到新15馆,环境、阅读氛围都有极大改善,临近期末只办理还书不再外借,大多数同学们在馆内都能做到有序活动。结束值班前将所有书架进行了整理。

微澜北京18馆

很高兴第一次和咪咪老师同班,果然是家有毛孩子呀~
由于“只还不借”,馆里总是满满一屋子孩子,三三俩俩的小脑袋攒动着,出现了“图书馆占座儿”现象,小塑料凳子也终于派上了用场,也有索性盘腿儿坐地上的…上课铃一响,桌子上书架上堆积不少书,整理整理再整理!
四年级黄琪唯《谁是聪明人》丢失,她带来了《一千零一夜》,已录入。
本学期最后一次值班,期望孩子们考试顺利,预祝他们暑假愉快充实!下学期见!

今天我10点到馆里,在门口登记时发现罗老师不到9点就到了🐂这精神太佩服了。

进馆后看到罗老师在整理书架,还书箱里的书已经处理好了。

今天是这学期倒数第二次开馆了,我们照样执行只还不借的原则也一直在提醒孩子们还书,罗老师利用课间时间和各位班主任再次沟通了,老师们的反馈是已经叮嘱过孩子们了,带来的都来还了,有几位是忘带了,我们也叮嘱回家装书包里,后天来还。有一位小朋友书丢了,拿来家里一本书,我们给上架了。

还有大概50多本书没有还,辛苦周五值班的朋友们啦。






微澜北京20馆

第三次来20馆,也是最后一次。

每次感受都不一样,青涩的瓦房,轰隆隆的飞机以及孩子们的小领地…这是孩子们的第三空间。这里可以稍微调皮,不会被老师批评,这里可以组织小游戏,三三两两的拿上垫子,占据有利地形,可以自由的挑选书,不会被局限于某一种或某一类,更或不想看书,只想在书架间穿梭。总之,孩子们较自由。

馆里组织今天还书既赠书活动。来了好多经常来20馆值班的小伙伴,有序的还书,选书,盖章留影,看着孩子们满意的离开,送上一句祝福:记得多看书哦~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的孩子选了百科,有的孩子选了国家地理,还有个孩子选了一本字典!那本百科都破损了,我说帮他补补,他说不用。选了国家地理的是个腼腆的小女孩,抱在怀里,爱不释手的样子可爱极了!想必以后会更爱书。

本来到2:30就结束🔚,我们几个在整理书的时候,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多孩子,这批大孩子多一点。听说明后天考试,有点小紧张呢~他们听到可以选一本书,脸上很是惊讶的表情,选了他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封面有金色图案的咔咔新的新书。

一年级一个孩子主动要求讲英文绘本,昕也老师讲的很诱人,有几个孩子围着她,画面很温馨。

总之,忙碌而有序的一下午,就这么飞逝而过了。锁门的时候,就突然有点怅然,孩子们换个环境还会坚持读书的吧?离别一定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今天是在20馆值班的最后一次,最后一次给他们还书,祝他们阅读愉快,除了一些转到3馆那边的孩子们,其他同学也许很难再相遇。

这是报名微澜后我第一次值班的地方,从起初的局促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它见证过我的成长。我在这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结识了很多温柔善良的同事,遇到了很多可爱的孩子,我们相伴着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

收拾书架,摘下围裙,阖上馆门,落锁声响起的那一刻,才不得不接受离别的现实。

有告别,有不舍,有留恋,但更多的是祝愿,祝愿这群孩子们都有更璀璨光明的未来。

馆20最后一天值日,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走出去,感恩遇见

北京20馆的最后一次值班,去为孩子们做最后一次服务,给每个孩子送一本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一本属于他们的书,不需要归还的书,愿图书馆能象星星之火那样点燃孩子们喜欢书的热情,持续一生。

微澜北京21馆

很幸运的约上这学期最后一次开馆日的值班。我和同伴都是第一次在21馆值班,打开图书馆门后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哇”的感叹,图书馆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干净整洁,书架摆的整齐有序,又是一个小而美的馆。

一个小小的阅读区课间和中午也坐满了同学看书,就是中午很热,电扇开足了马力。

来还书的同学已经不多了。希望下学期可以多过来服务。

赶上21馆本学期最后一天开馆,不大的图书馆环境很好。图书只换不借,同学们会在课余来馆里看书,氛围很好。部分同学以为周五还会开馆,也进行了解释此次是本学期最后一天开馆。和小伙伴儿一起简单收拾打扫,整理了下书架。下学期有机会再来值班。


微澜北京29馆

期末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大概是不能借书了,课间来馆的同学非常少。

11点多偶尔有同学来还书,问清了班级,就给了名单拜托他们帮忙提醒同班同学记得来还书,这个方法真得很好用,每个人都喜欢被信任的感觉,小朋友当然很愿意帮忙,不仅高高兴兴跑回班里去通知,甚至还帮同学把书都抱上了五楼,送回了图书馆,真是尽职尽责,效率极高。就是大热天的,看他们跑得小脸通红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就自作主张拿出了平时积累的赠品让他们挑选。

中午去了七年级回收借出书籍,班里只有四五个人,幸好有老师在,帮忙找同学归还了一部分。

《答案之书》被拿回来后,就成了今天的大热门,先是在大课间的时候,三位三年级的小男生围在一起提出各种让我想偷笑的问题,也许他们并不是在寻找答案,这更像是一种游戏,所以他们的问题,我都能清晰地“偷听”到,比如:我长大后会有自己的公司吗?我长大后会资产过亿吗?我以后会变成一个大帅哥吗?……甚至还有:我长大后会有老婆吗?竭力控制自己想要笑出来的情绪。

第六节课三年级(2)班进馆阅读,想要认真阅读的,都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安静地看着;当然还有一群被《答案之书》吸引的孩子,他们一直围在一起寻找各种“答案”,女同学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比如:期末考试我能全过90分吗?我长大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吗?……

也有几位女生发现了“手帐”,一页一页看得挺仔细,讨论自己都看过哪本,我请她们在看过的页面后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想找几本书,虽然显示在馆,但还是没找到,下午整理书架,又从后面的缝隙中“捞”了几本出来……

这个学期最后一次到图书馆值班了,孩子们马上要放暑假了。桌子上还摆着给毕业生写留言的信纸,有小朋友过来问,这些纸是什么活动呀。告诉他们是给毕业生或者是转学的学生写留言的,你要转学吗?他小心翼翼地说,那我可以拿一张吗?要是期末考成绩不好,下个学期我就要去做留守儿童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写留言,会对图书馆说些什么。虽然他是笑着说出留守儿童几个字的,还是能感觉到他的失落。也许只是触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吧,以前也是留守儿童,确实能体会到家里没人的漂泊感,希望他期末成绩考得好,能够留在父母身边。



微澜北京30馆

利用中午时间进教室,挨班儿收书,收上来不少逾期未还的图书。这些熊孩子,即便把书带到学校了,也不主动去图书馆还书啊。还有一部分孩子仍然说忘了带书,我让他们明天务必把所借的书都带到学校。

把馆里的书都重新收拾、归置了一番,还把破损的书做了修补。


微澜北京32馆

35馆图书运转过来

微澜北京35馆

去年十一假期才从房山搬到昌平的35馆,因合作学校停办而不得不闭馆。今天去整理图书,分配给其他馆接收。先到先得,荣姐先给32馆选了小一半,后面倒也简单了不少😄我给40馆选了一批,分别扫码调出。雨辰又给42馆选了一批,还有一些适合大孩子的,留待周末与书架一起调配到廊坊2馆。

3点,35馆第二季完美谢幕(左老师语)。几拨人马有序分工协作,陆续将书打包装车搬运。今天云淡风轻的告别,来日一定会有不期而遇的重逢。

今天35最后一次开馆,早上一到馆里就开始忙活,首先是把这里的图书选了一部分调剂到32馆,初步挑选以后和亚楠、小瑜姐一起做了扫码馆际调拨。下午和小草老师,小瑜老师以及今天值班的另外几位伙伴一起完成了打包工作,由晓蕾和吕樱开车拉到了32,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顺利运抵馆内,只待下周重新上架。

今天应该是在微澜最繁忙的一天了吧,幸好伙伴全都是干活高手,不仅完成了35馆400多位学生明信片和借阅清单的发送工作,晓蕾和亚楠还如期完成了一二年级的绘本课,给35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小草老师也采集了不少素材。

辛苦毅桦,雨辰,小瑜老师继续后续工作。

有点伤感,陪伴了一年的35馆今天把书转走了,志愿者老师手写的424张明信片和阅读书单分发到各个班级,看到孩子们真是有点不舍…

常不想写今天的服务记录。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告别。

    424张明信片全部由志愿者老师手写,424张阅读书单全部人工分拣并该上了微澜的章,424张明信片和阅读书单全部发到了在校的学生手里;一二年级五个班本学期的最后一堂绘本课全部开全;4000本馆藏图书全部打包完毕,并在系统上完成了部分图书的调配;调配到32馆和40馆的图书已取走......

      直到35馆闭馆前的最后一刻,微澜的每个志愿者都在全心全意付出。新来的三个志愿者上午在分拣明信片和书单,中午帮着发明信片,下午帮着打包书籍;荣姐、毅桦、小瑜姐在调配4000本图书并打包;白雪老师在核对阅读书单,发现有错漏,又重新手工打字后出去重新打印;为了每一帧完美的画面,草导一直在不停的站着、蹲着用各种姿势拍拍拍;吕樱上午在细心的美化每一张明信片,下午和孩子们一起在35馆的黑板上留下了最后的充满童真的图画,然后又运送图书到32馆;马端和张颖中午也跑过来馆里帮忙,帮着还书、发明信片甚至连饭都没顾上吃;亚楠和我一起完成了一年级三个班的绘本课后又独立讲了二年级两个班的绘本课;雨辰和小瑜姐在闭馆后又负责运送调配到40馆的书。每一个人都在闪闪发光,大家齐心合力让35馆这一季完美谢幕。

      期待与新的35馆能在今年秋天重逢。

今天是最后一天开馆,结识微澜1年,也是身为35馆的一员1年,见证了开馆到闭馆。志愿者们为400多个孩子准备了明信片和借阅记录,作为纪念。我上周买了明信片和信纸,明信片由几位值班的老师高效完成,借阅记录利用AI技术整理出来,打印在信纸上美美的,中午同学们来看书,热情依旧,但看到收拾打包的书,我又觉得略有伤感。希望孩子们离开这所学校,能有更好的去处,持续阅读,热爱生活。

2024年阳光刚好的夏天,刚进馆里,看到好多伙伴们齐聚35馆,有一起值过班的,也有第一次见面的。恍惚间,我以为我迟到了?再三看了手表确认后,才反应过来是大家提早到了。大家是那么的默契,那么的认真。在各自负责的事情上面,忙个不停。为了能给馆里的图书找到好归宿,也为了能最后为35馆和孩子们再多做一些事。我有没有打扰正在忙碌的伙伴们,就是把我负责写的那100张明信片放在桌子上,待伙伴们和阅读清单整理在一起。为了好找,我们写明信片时就分好班级和顺序了。只待负责的伙伴们分拣。

我没有去整理书架,因为要分别移交到其他馆里,我就把绘本架进行了整理,刚整理了一半,就到了上绘本课的时间,我和晓蕾、荣姐,草导一起去了班级,荣姐中途又回到馆里继续整理书架分类。我和晓蕾给孩子们先发了明信片和阅读清单,孩子们很好奇,也很兴奋,晓蕾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下,绘本课就开始了,她先讲完,也是回到馆里继续忙碌,我来分享第二个故事。孩子们今天状态很不错,也很喜欢互动,思考的也挺有趣的。草导也是忙前忙后和大家拍照拍视频做记录,由于个子太高,在教室里还单膝蹲下给孩子们拍照……

这是上午第一节课,下午还会4个班级的绘本课。

午休时间长,有的分书,有的带着孩子们在黑板上创作,有的在采访,有的在继续整理明信片,甚至送到班里……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不禁感叹微澜的魅力,总是能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凝聚在一起,踏踏实实的,做着有意义的,又美好的事。

去年偶然的机会,刚好我有权限,就开始和荣姐合作,把1-8架的图书全部批量做了转出设置,还差5分钟,我赶紧叫上晓蕾继续绘本课,依旧是她讲完一个回馆里,我继续讲第二个。就这样,下午的4节课,每个课间回到馆里帮点忙,再拿上新绘本(参照绘本课记录去重),接着进班分发明信片和阅读清单,又继续讲故事。直到下午最后一节课前,大家陆续打包装车,拉走。

而最后2节课,时间冲突了,我带着绘本和明信片先分别到两个班纷发并做了说明,然后考虑到2班因在第6节课,所以讲的绘本课很少,就优先给他们班讲了2个故事,孩子们听得也很认真,离开时也有些不舍,和孩子们说了再见,他们也不舍的挥手告别。下半节课我又立马回到1班,继续讲了2个故事,也是挥手道别,我告诉孩子们,如果开学后在附近学校的,有微澜图书馆的,绘本课的各位老师们还是会给他们继续讲的,有的孩子听了后,从不舍到重新露出了笑颜,那是期待,是开心的。也有同学告诉我下学期要回老家了,我说没关系,不论在哪里,微澜图书馆都会祝福你们,也希望你们继续多读好书,好好地读书。

有位2年级同学已经离开学校了,我把明信片和阅读单交给了班主任,请她帮忙,如果可以联系到家长,请她拍给同学。另一位同学今日请假未到校,明天老师转交给他。多出一份六2班的,我看了教室分布图后,就到二层教室,交给了班主任,离开时听到老师叫同学的名字说,你中午要找到这个给你送来了……

很不舍,但也无法改变今天是最后一天开馆的事实。那就坦然面对吧,以最好的状态给孩子上好最后一节绘本课。还好之前和晓蕾搭档,最后也讲完了所有班级的绘本课。回到馆里,看到雨辰也来了,帮忙运送书籍,而小瑜姐和其他伙伴们也在忙着给书籍打包……

35馆虽然来值班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是认真对待绘本课,孩子们也很有礼貌,听分享故事也很专注,再淡定也会不舍,尤其回想起今天孩子们全班挥手告别的场景。真心希望孩子们能有安定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实现愿望。祝福。

第一次服务,赶上这个馆最后一次开馆,其他人给孩子们打印了所借书单,还准备了有爱心的卡片。我们上午有耐心的找到每个孩子对应的卡片和书目单,匹配到各个班级,事情虽小,工作量可真大,考验耐心,不过大家分工协作,干得漂亮。中午吃完饭,有很多学生过来看书,我耐心给小朋友推荐书并学会了还借操作,还带领一个小朋友看了本书,很有成就感。下午纯体力劳动,给书打包,捆绑,一直到全部弄完。虽然很累,但也实现了完美收官,再见了35馆,期待下次去其他馆服务!

今天有幸在微澜图书馆35馆的最后一次开馆日做义工服务,我主要负责整理孩子们的明信片与打包图书。看着孩子们在黑板上尽情作画,这种驰骋想象的感觉仿佛使我也回到了童年。

第一次在35馆值班,没想到就赶上了撤馆前的最后一次值班。捆书快捆出心得了,有点累,但是值得~

帮忙感谢李闪同学的再次捐赠,麻烦上架吧













微澜北京40馆

把从35馆调配的书运到学校,接收619本,另有十余本显示“已被预约”无法进行调配,没搞清楚什么原因。主要是DK百科,很适合40馆的阅读课。

用露营车拉书进学校时正遇上排队放学出校门的师生,孩子们很兴奋,有新书啦!是的,下学期欢迎常来图书馆啊!




微澜长沙2馆

 今天大雨,但是在10点多却也迎来了一个小男孩。穿着校服熟练的拉开椅子,挑了一本书坐下安静的看起来,绘本区小小孩的吵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很是佩服,能够在吵闹的环境下静下心来安静的阅读。

     我想,这就是因为对于阅读的真正热爱了吧。遗憾的是忘记拍照,留下这一美好瞬间了。

绘本的种类很多,我和汪老师两个人整理了书柜上的绘本。很多爱不释手,自己忍不住读了起来。家长们也纷纷借书回去看,希望在家长的培养下,更多孩子爱上阅读。


微澜珠海1馆

还书

微澜深圳2馆

今天是二馆本学期最后一次开馆,六位志愿者中只有我是馆员,其他五位i志愿者且第一次接触微澜。只还不借,终于有时间修复了之前的破损的图书。

下午有一节课两个1年级班先后进馆,虽然喇叭还是被盖住了,这次我没有着急了,孩子就是孩子,怎么去控制他们呼朋唤友分享好书呢!

今天是二馆本学期最后一次开馆,六位志愿者中只有我是馆员,其他五位i志愿者且第一次接触微澜。

馆长日前跟学校沟通了还书安排,第二节课间(10:10~20)六年级,第三节课间四五年级…

实际是:第二节课间有四五年级按班级收集图书来还,六年级个别读者来还…下午四点还有74本在借。

班主任收到提醒后有五六位学生回到图书馆,从书架上找到自己“还了”的书给我扫码。

到近六点,还有44本未还,学校老师们说,他们的学生都说还了,可能没扫码。

在两个1年级班先后进馆的那节课,近九十人在馆阅读,座无虚席不单止,地上也三五成群坐满了,声浪还是压过了喇叭。

之前脱胶的书基本都修复了,临闭馆收了一本无法简单用订书机修的脱胶书。

写了闭馆寄语,可喜的是坪山图书馆好些学生(各年级都有)说去过。

给一位依依不舍的六年级女生送了一张书签,盖了微澜章子。

给三位i志愿者送了市集上售卖的书签🔖,加盖微澜章子。

围裙和桌布都收了起来回家洗。

微澜阳江1馆·友义书房

社区馆常开

微澜广州7馆

只还不借。

微澜广州11馆

只还不借。

微澜广州15馆

只还不借。

微澜广州23馆

只还不借。

微澜贵阳1馆

不错,地铁当然是人类在公共交通领域最伟大的发明——同样车费出租车跑不了多远,同样路程公交车远远没它快。但地铁的唯一缺点是,它剥夺了乘客对“路途”的感知能力:走进地下一个几乎感觉不到在移动的封闭空间、在里面和大家一起拉着扶手摇几分钟、再回到地上的时候,地面世界就跟进站前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像请一个猿人去坐酒店电梯,让他看见关门前外面还是气宇轩昂的大堂,再开门时就变成黑暗静谧的客房走廊了,想必他也会觉得这样很神奇吧!

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因为进站还是阴天,出站发现我在沙冲路地面B口成了水帘洞洞主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很猿人。

也许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等雨稍小,就硬着头皮跑过去按时开馆;也许这个犹豫并不存在,只是我在写日志时篡改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以便不妨碍想象自己是个高尚的人。毕竟,这一若隐若现的犹豫很快就死无对证了——地铁口等雨时发现了一起值过一天的班的同仁——但因为自知脸盲没敢当场相认——也幸亏如此,不然定会热心地邀我一起打一把伞,然后一人湿一边肩膀地到学校——她在旁边望雨发了一下呆、然后撑伞走向学校的方向。加油,同仁,请你先独自用瘦弱的肩膀在那边把场子撑起来。同事我就在这里且等雨停。

等雨的一个小时里把从馆里借走的《金银岛》读到接近尾声,还好如此,不然这本书后来被捣乱的学生在书架里乱藏的时候,我会格外惦记刚迎来高潮的情节。最后还碰上了出站扶梯的例行维护,趁机围观之,发现扶梯尽头的铁皮地板没有一块多余,全是可以翻开的活动板,以前一直以为只有黑色踏板被吞进去的那一块铁皮是活动的。大家以后在地铁口等雨一定尽量站石地板上呀。

本科毕业前常常是活动的“参与者”,偶尔是“帮点小忙者”,还从没成为过活动的组织者。这导致我虽然上周就知道今天会有给毕业班写贺卡的活动,但为此做出的努力就是等着看哪节课会不会有老师来招呼大家去班上写贺卡送祝福,全然没想到应该我们中的一些人发挥主动性。如果不是杨姗姗义士主动去问,并帮大家取回了贺卡的包裹,可能今年的贺卡活动就只能作罢,或者大家在周五整备时加班加点写了。

上手写贺卡时发现不是照着十几条模板写助威的空话,而是以类似app年底总结的形式把六年级读者的总借阅量以一种保存期限很长的方式交给他们,我觉得很有价值和新意。

不过新意大概维持到我写第10张贺卡时就消失了,只剩下小时候写作业给中指留下的老茧东山再起的痛楚,以及满脑子在想“为什么不做一批把‘亲爱的   同学’‘ 年  月   日是你第一次在微澜图书馆借书’这些重复字句打上去的贺卡然后我们填会变的部分”“为什么不把重复字句刻个萝卜章然后我们往空贺卡上盖”。

格外感谢陈曼玲义士在写完自己那部分贺卡的同时还主动在课间去逐班催还书,每次都抱回比她脸还高的一摞书。如果不是她,我就要作为在场服务次数最多的人给大家分配谁去哪个班催还,或者自己跑去每个班催,这两件事对于社恐来说都相当艰难,谢谢她治愈了我的心理内耗。

在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依次享用完毕业季后,这些六年级学生也开始演练和我们的分离。只是因为有“周五还来一次”这个承诺兜底,总觉得今天参与的离别现场都有些世俗和程式化。也许周五再来的时候,就会看到他们所有人抛弃电视剧里看到的告别、卖同学录的文具店老板传授的告别,而选择用他们与生俱来爱人的能力,去体面地、狼狈地、假装看得开地、孩子气地走过这一场离别,这一场终于与自己有关的离别吧。

写了很多明信片。。。已经写了值班日志了,这里就不详写了。。。

哦对了,朝阳学校周围的路况不太好,一下雨给我一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预感。。。。但是又无能为力

六年级的孩子们毕业快乐!

今天主要帮小朋友还书➕给毕业生写明信片,在写的时候好多小朋友坐在周围说他们和图书馆的故事,讲图书馆的“历史”。

也借这个机会和毕业班的同学道别了,跟他们相处真的很轻松,也能带给我很多能量~

今天给毕业班小朋友写了留言寄语,写了很多很多……也和很多人拥抱了,很不舍,但很开心六月能在微澜与ta们相见🌈

今天为毕业班的小朋友们写了明信片,提醒没带书的小朋友记得在周五将带来归还还,将丢益迪码的书籍重新贴上益迪码,今天是充实又忙碌的一天。


微澜贵阳2馆

社区馆日常开放

微澜昆明3馆

学校老师和读者自主开馆

微澜平顶山1馆

非开馆日

微澜三门峡1馆

图书归还

微澜上海1馆

今天继续整理和修复书籍。馆里有老师带娃学习和看书




微澜上海3馆

非开馆日

微澜上海4馆


非开馆日

微澜大本营和各馆小组和各馆馆务会工作:

馆务会:

微局 : 每周四晚八点;

线下推广组:

人力资源组:

微聚:

微通社:

传播组:

图书组:审核图书捐赠,与捐赠人沟通。

刘波助澜工作室:小宇宙搜索播客,“微斯人”

馆东之声:


微澜福利ing:

一件微澜T恤,过凉爽夏季(快快补登服务领取T恤吧)

微澜纯棉帆布环保袋(大湾区)


微澜工作小贴士

基础馆藏建设 | 从0开始,5000元买什么
麦开整理: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截至2024.01))
经验分享 | 图书馆图书推荐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经验分享 | 图书录入时候,如何修改图书信息完善图书元

我要了解“性教育”有哪些资源可以学习?

认识我们的孩子:与我们服务群体相关的图书和资源收集

关于丢书如何处理,以及关于是否诉诸学校解决 | 一些实例记录

公益图书馆如何评估他们自己的工作?


微澜大本营和各小组内容推荐

微澜图书馆主页往期微局回顾

微通社——微澜人物、微澜月报、微澜实录 微澜日志

让孩子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微澜文创淘宝专辑微铺可以义买微澜文创)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3、图书组各种书单:微澜豆瓣书单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8、麦开: 给大孩子的

9、麦开: 中国文学

10、麦开:游戏书

11、麦开:5000元,买什么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13、 《张弦要的长青藤借阅排行

14、 《馆里没有的

15、《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排序从高到低)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馆东计划59个,39个图书馆成立过馆务会,有11个校园图书馆急需成立馆务会


微澜图书馆运营数据概况·2024年5月

微澜图书馆2024年04月数据报告

微澜图书馆2024年03月数据报告(以及一些背后的思考) 数据报告由廖细雄等整理相关数据,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 等企业 发动员工持续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

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

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

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

微澜执行长左樵

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China daily: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北京日报:开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的图书馆


我们的服务对象:

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


2024媒体报道:

北京:

昆明:读书人·流动港湾

上海:

成都:

贵阳: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陆铭:向心城市与城中村

叶裕民:城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由传播组志愿者石润乔、王琳玉整理)

第十五期【2023/12—2024/02】第十四期「2023/09-2023/11」,第十三期第十二期 ,第十一期第十期第九期第八期第七期;第六期第五期;第四期;第三期;第二期;第一期|疫情后,不平静的三个月

关于:

关于“新公民计划”将停止与中华儿慈会合作“让流动更有希望”项目的声明【新月捐正在进行中】

我给自己机构的月捐,要不要因为儿慈会事件取消


留言区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