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馆整备,沧州1馆和9所社区图书馆日常开馆,为204人(家庭)次读者借阅图书970册次,为224人(家庭)次读者归还图书903册;共计录入图书209册,新增读者30人。
开放日,线下推广都在同步进行。
线下活动:
目前,微澜图书馆也在争取一起捐上腾讯公益一起捐首页活动,需要先进行自筹,欢迎大家一起助力,也谢谢微澜的伙伴郝元老师,通过发起一起捐小队,为微澜募得宝贵的五千元,也欢迎大家一起组队参与
线上活动和任务:
2024暑假共读童书活动(整个暑期)
西北回声 NU ECHOES Vol.6 | 在城市边缘,让孩子与阅读相遇
微澜图书馆实践 :一些非正式书单汇总
近期发布:
1、微澜月报 | 2024.06
3、微澜图书馆馆藏借阅和馆藏推荐(2023.9~2024.5)
4、微澜日志 | 也许给孩子提供这样一个“避风港”也挺有意义的
5、书单娃借了啥(2024.05), 娃借了啥(2024.04)由#微澜大本营 志愿者麦开根据4月微澜各馆读者借阅整理推荐,供参考了解。
6、六一特供 |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 事实和数据2024
8、播客 @微斯人(小宇宙app收听)
线上活动: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准时获得提醒或者交流给小新发“微局”邀请入微局社群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433-6977-9313
2、微澜集体备课:给小新发“图书交流”入群,微澜各类推荐和参考书单 / 绘本故事库链接 / 小米老师培训
各馆运营数据日报2024年0713-19日·周六~~周五: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各馆馆务/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郑州、贵阳、成都、昆明、长沙、廊坊、汕尾、阳江、三门峡、平顶山等。。。),志愿者持续招募中
微澜公开活动预告:微澜活动和各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了解和报名
各馆工作一览表:
微澜沧州1馆
微澜廊坊1馆
今天一下楼就遇到了yy的好朋友tt、YY、Tmy,两人一见面就拥抱上啦,坐上小三轮一起来图书馆。TMY一开始也上车了,估计是没有反应过来,哇的哭了,妈妈抱下车,改坐自己的电动车来了。
今天人比较多,图书馆比较热闹。
有好久不来的小读者来还书,然后继续借,真好!
yy的朋友新办了两张卡。tt妈妈帮哥哥借了关于历史中医方面的书,真羡慕孩子有自己单独的兴趣爱好
二
周三错过开馆时间,今天补开一天(晚上聊起来才知道昨晚不少伙伴跑空了),周三晚,大家敲门我才从睡梦中醒来,七点半了,自己确没有分清楚到底周几。
开馆不久,ak和妈妈姐姐们来,很快lzy提醒我,书还没有录入,因为没有ISBN码,但简化的小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最后决定套装按复本录入,于是他们四个帮我分套贴签,我录入。倒也有条不紊的进行,要是益迪对于非正常出版物,课辅等资料有自己的编码系统,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就好了,现在是历史的遗留,新的还会不断产生问题。
七点多他们回去吃饭,我继续录入。
mm和妈妈来,小姑娘对听书,感觉比上两周敏感一些了,但毕竟小,对故事和情节还不敏感,但基础的认知书可以专注很久的练习。
我整理书的时候,她像个大人一样把《你好,中国,你好世界》翻了一遍,还指着一个人说,这个是爷爷,有种莫名的感动,希望能坚持阅读。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从自己本身的环境中抽离出来,而不是受气禁锢。
yh和妈妈哥哥来,我也鬼使神差的提醒妈妈,下次不要特意和哥哥说,你自己的自己拿,是我太过敏感了,其实自然最好,初一的哥哥还是只借了一本,我一本一本看。tt和妈妈来,晚一点素娟老师来,还带了几位yy的小伙伴们。图书馆一下子特别热闹起来。
cc和妈妈总是怕打扰人,人一多没有借阅就离开了,期待常来。
tt妈妈给哥哥借了好多厚书,期待反馈,也正好把新上架的植物书推荐了,不过哥哥自己没有来,具体阅读效果还是要等他自己反馈。
晚一点yy来,问妹妹来,过了些许cx才进进出出,还没进来,我就和你打过招呼了,显然是因为我没有发现她而高兴。小姑娘已经上早教班了,正好zry来,还了#数数豆豆,借走了一年多,他们终于回来了,就推荐给了cx,自己有模有样的认真看了许久,中途小伙伴们都往外跑,就干脆陪她看了一小会
九点半之后大家又陆续离开,只剩下cx和yy以及妈妈,十点前离开,十点多正收拾kx来,问他怎么最近没有来,说了自己去海边的事情,但我有没有很好的回应,借了#揭秘身体运转,又回去了。想起昨晚九点多,姐姐给我打电话,说幼儿园有灯亮着,我说我晚点下楼看一下去关掉,过了一会又打过来,说是有老师在加班,阿姨你不用下来。谢谢以及邀请,图书馆还是欢迎你来借书。
幼儿园大概白天开过空调,温度还是好的,但室外空气也很热,晚归的时候,走了一下花坛小路,去开着的小超市买了一袋雪糕,大姐说,好长时间不见你了。
是啊,开学不开学,似乎都难得让自己放松下来。
补登
于是,第二天一早干脆放松下个楼逛个市场,买了花花草草和蔬果,还是尽量选了农人零散买的,天气已经很热了,这个夏天第一次看了温度,今天最高38,也就能理解这几天工作效率实在提不高了。
日常值班,前一个半小时,都是不怎么图书馆常呆的读者,借了就走,就显得图书馆特别冷清,有点昏昏欲睡。
zyy第一个还书,妈妈虽然说要孩子休息,还是建议借了借本。
zsy,小姑娘自己来还了又借了书,安安静静的,说所有的书都看过了,挺好。
ljh也来还又借了,套系数接着看,也不需要太推荐;
另外一个JY, zjy来还了书,超期280天,说住在廊坊市里,很少回来,所以也没有续借了。
好久不见的kx也来,一开始认认真真看书,后来就开始不停翻动了,聊了几句,说最近没来是每天需要写作业,临走的时候借走了几本书,他有自己的想法。走了没有再回来。
不过也有常驻的读者,zjy连续两天在了,小姑娘看了很多书,一本一本翻,倒是没有和她交流实际的阅读内容,不过后来约定,还是需要先换书再借阅给她,也协助她给妈妈发了信息,于是中途回去了一趟拿书,还了又开心的借了一些,妈妈和姐姐今天难得的来找她,于是我也打了招呼,拜托妈妈要找一找最早借阅的书,妈妈答应有时间搬动家具,这样书就可以还回来了。
s同学三兄弟和妈妈来,几个孩子自在看书,妈妈在门外讲书,前一个半小时真的昏昏欲睡,录入心愿图书一套《坏家伙》,zzh和朋友来(抱歉没记住名字),两个人一直看书,zzh有事走得早,朋友门外看完全套再走。顺便想起来《鸽子侦探》,也已经好久没有人还回来了。
我也安静的看了会书,《时尚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七点多开始整理,想把在馆的绘本和精装书捋一遍,孩子们熟悉的,易读,简单一点的放在绘本架额,其他拜访起来,供大家按目录查找,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闭馆时,基本整理完毕。后续需要整理的时空书格,需要把一些鸡肋书,书皮等一一整理,也可以把书架空出来。不用的物资也需要清理一些。
晚一点人多起来,yy也来,周老师短暂的走,顾不上yy的时候,小姑娘也会有小失落;空的时候,给她读了几本小书,是难得的这个低龄可以安静的听和阅读的孩子,还会交流感受,lyh妈妈直夸,这样的孩子离不开妈妈的用心培养。估计她平常自己很忙,今天难得陪孩子过来呆了一会儿,后来爸爸来才解锁是一家,人多了,有时候我确实会混论。不带眼镜,除了图书馆,距离一远,有时候人都认不出来。
不忙的时候和yy一起修了多本书,已经从使用剪刀到自己撕胶带和粘帖了,每天都在解锁新技能,妈妈不在,我也变成婆婆妈,不得不提醒她剪刀不用的时候要放下来误伤到自己,但小姑娘淘气,还好,可以对话。
九点前就一直保持热闹。
ah和lyh今天来,今天呆时间短,看小姑娘自我学习,表达,开心。
晚一点wzl和妈妈,lrn和妈妈妹妹,也来,看了会儿书,找了一些书,也是很幸福的。
晚一点wrc和爷爷奶奶来,除了还了两大袋,还带来了一套斑马AI课的课程课本,整整十一单元,奶奶说还一本一本分辨,按单元重新封装,感谢也用心了。可能不少孩子报过课,还有些孩子本来想学,就收下拉。翻阅了几本,都是一些经典童话的缩写,但言简意赅,有点像小时候大人们讲的故事,不管什么故事,都变成小寓言,有一点讽刺性,也有点对孩子的言行有启发作用,具体的有时间会再翻一翻,还没有入库。
九点后收拾,闭馆前frh和妈妈zl来,看书,选书,今天十点准时闭馆了。
下午连zsf都说,最近孩子少啊,是不是回老家的多了。。是啊,总是有孩子来还书,我们要回去一段时间。不管阅读不阅读,都希望大家有快乐的暑期时光,希望可以趁机好好放松一下。
今天到馆就开始忙啦,虽然人也不是很多。
cyf和妈妈来,还借不少,最近不喜欢看书的fty喜欢《林桃奶奶的桃子树》,妈妈分享说小姑娘喜欢看自己认识字的书了,不再喜欢妈妈给讲读,或许又是一个新阶段吧,孩子的自主自愿的萌发,也需要补充一些适合的图书,于是就找了一些可能会适合的书籍推荐。
ymh今天和爸爸来,借了不少本,爸爸都支持,希望之后也可以获得妈妈的支持,可以自由借阅,是之前的#我的科普book,选了几本,出版社老师说这套书是配合 #小牛顿科普 开发的实验包,之前续借率都低。。。不过标题和封面都很吸引孩子,这两天,frh妈妈zl也续集了,她自己领读的感受,还是觉得书不错。
zsy还书借阅(周日就说全部看完又续借了,于是建议可以多借几本质保保证到周三有书可以看)
mrz小朋友来,是印象不多的孩子,mm和妈妈来,整理的时候找出了原来的一套#小猪威比 认知书,正好看完萌萌兔可以继续看。小姑娘对故事性叙述性的还是不敏感,但简单的认知,以及数数等可以一起读很久,人成长的不可跨越,我自己还是需要更多的提前学一些儿童发展认知和心理学内容,不能仅靠以往零散的知识和经验,不过边实践,有机会矫正也是挺好的。
lvh全家来,虽然没有换书,但哥哥也来了,没太好太热情,孩子自己借了一本雍正皇帝的书。希望有机会可以常来。
小朋友lqc来,但我每次看他都会和qs其他孩子弄混。lyz和妈妈妹妹来,鼓励还是可以多借,但要说服妈妈,就只能插科打诨,不能直接讲道理,她自己要上班回家也很辛苦,姐姐有时候也会讲。姐姐有机会重读绘本,也是好的。
奇先生妙小姐,大家在馆内看的多,借阅的也不少。今晚又看了yy的眼泪,断线的珠子,这时候,她就是那个真实的三岁小孩子,可爱。
zrl和mzm来,看了很久的书,m电话申请,妈妈没有允许借;rl走的时候才认出她来。
lzy和ak依然是最后借阅的小读者,说明天不一定有时间来,还给我推荐了几套书,虽然我自己看过来,但可以买推荐给其他人。
今晚的一个大工程是,图书馆的空间少,决定把书壳多次利用,于是拆解,粘贴,把一些软皮的套装书可以分类放,这样,可以给绘本去腾出一些空间,而易于搬运的小盒子,也适合推荐和反照,于是两个人忙了许久。周老师其实最近工作,以及家里来客,时间很紧张。感谢
微澜北京9馆
微澜北京22馆
社区馆日常开放
微澜北京27馆
社区馆周末开放
微澜北京40馆
今天下午在微澜图书馆40馆整备。
先前小瑜姐从35馆拉过来的书,需要重新归类、贴签儿、系统里录入,最后将40馆的馆藏书盘点。小伙伴们互相配合,效率极高。勤快的小伙伴利用有限的时间还把纱窗、风扇拆下来清洗。微澜图书馆的志愿者不乏各种人才,她们能充分利用原先所学、各自所长为孩子们打造出一片阅读新天地。能结识这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是一种缘分。
四
40馆整备。
和昨天在3馆的工作一样,抠旧标签、贴新标签、分类上架,最后盘点。之前从几个馆调配过来的书,满满地堆了一大桌。很快在细语中消散于书架。
和昨天一样,有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加盟。黑板上的新书推荐栏目终于得到美化。
和昨天不同,几位清洁能手把电风扇和纱窗拆洗了一遍,真正的窗明几净。
微澜阳江1馆·友义书房
今天是书房第一次到文化站办公益书摊活动,心里其实很不确定。一是因为非周末,二是因为对那片区域不熟悉,很难以“精准营销”,三是因为文化站阅览室平时不怎么为人所知,突然办活动很难让人相信呢。
前一天的图书整理活动安排了三位非常活跃的志愿者提前半小时到现场周边发传单宣传,结果到九点半的时候她们真的带回来亲子读者了。真棒呀!
九点半大部队到的时候我们再分头出去,但是大部分门口都是关着的,传单、气球、扇子都很难发出去呀。路途中费劲口舌,很多读者说等一下过去,我们都觉得是一种托辞,然而陆陆续续还是有读者来了。原本十点的故事会延迟到10:20,实际上开始之后也还是一直有读者来,小小的阅览室挤满了男女老幼的读者,有很耐心的奶奶,有略不耐烦(不知道方法)的爸爸,有艰难兼顾两个宝宝的妈妈,有安静地陪着孩子的妈妈…还有等待姐姐的弟弟。
原来有几位读者是知道书房的,其实我猜是熟人带来的读者拍了视频之后的反馈,带来了读者。
故事会的一个环节是邀请读者来讲故事,有一位小朋友非常积极地凑到故事老师跟前讲述了起来,绘声绘色,表情还非常丰富。后来一询问,原来他就是过去一年借阅量前二十的读者。谁说看书没用呢,用处大着呢,个人综合素质高着呢。这也不是做题做出来的。
之后是做猪猪扇子的手工,过程不复杂,但是也挺花时间,也辛苦故事老师准备诸多材料了,除了一位在群里接龙的读者,其他临时邀请来的读者都没有带工具,还好故事老师准备充分啊,一应俱全。
后来,邓老师从家里搬来了一锅酸梅汤!天啊,这是一早就准备了这样解暑的美味,非常酸,也非常甜,大家好喜欢。
还有咱们的志愿者,也非常棒,晒着太阳走街串巷,布置会场、辅助手工等等,还有位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剪辑了花絮视频,真是太贴心啦。
不过这次志愿者还是有点多了,下次注意一下。
活动中也向读者介绍了书房的大本营,位置还是熟悉的,大家表示了解了,不确定是否真的会过去。而今天的书摊也开放了借阅,有几位读者都现场借书了。晚上的书房非常热闹,不知道是不是新城的读者吆喝过来的哈哈哈哈哈,太棒啦🌹🌹🌹在借图书也在这一天突破400啦,可喜可贺!
明天是走街串巷发传单活动,这次想要渗透得更深一些,走到一些角落,希望能做到吧慢慢来。
7.15
嗯,今天一天都在盘点图书晚上收尾的时间是22:25,这里规定一天不能超过12小时哈哈哈。早上是盘点,处理问题图书(各种问题吧,益迪码、标签纸都挺容易掉落的)然后还有好些掉了益迪码志愿者重新贴了但并没有在系统修改的情况。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对图书做这么精细的整理,可是在这些问题上,我还真有点强迫症…可是我也有容错的,志愿者抄下来的分类号索书号和书房贴的图书布局不一致,我也就不纠结了,改不了那么多。
盘点之后大概有一百多册图书问题,就不一一细述了,也有我没能解释的情况。因为昨晚不小心熬夜了,今天脑子也不是特别清醒。今天处理的问题应该也是有错漏的。有一些书读者超期未还的,实际是还回来了,但是存在读者直接放回书架的情况(昨天见证了)。
之后是贴书房定制标识纸,包含书房logo、宣传语之类的,将近四千册书,全部贴上去了。哦,今天也下架了很多老旧的图书、杂志,断舍离了,而且打算卖纸…
贴的这个过程还挺蛮长的,中午十分差不多也有点热了,左书房还是没有空调的,加上人多书多,岂一个闷字了得。值班表上的志愿者来了就干活,不一会儿就汗湿透了。贴半小时休息一会儿,大概到四点左右才结束贴的这个动作。
然而接下来的还是大头,把所有图书归类上架,要看标签纸上的索书号了,前面第一段记录的问题重新出现。再加上很多书错位的情况,再加上很多书架不够位置放的情况,好多书横放在上面,而且好多地方挤得不行。估计还得组织一场图书整理的活动,我一个人也是干不完的了,如果想完成度高点的话。
晚上来了两三四位强助,可真好啊!在归类上架的环节可太头疼了,简直像重新录入图书似的,加上11号书架之前本来就是乱的,后面的图书大部分都没有索书号,只有分类号,所以整理出很多图书需要确定索书号,而很多书又没地方放了…就是这么回事…
后来,我突然一想,爆改10号和11号书架,让左书房左边墙上的定制书架全部变成2号了,那大量文学类图书就可以放下去,11号书架变成10号书架,这个书架还有很大空间,我想把硬面绘本也放到这里来,但是还没实施,上面是G类图书,下面是硬面绘本,不知道这样混乱安排好不好。其实地方够大书架够多,我也想条理清楚地展示呢。上次11号书架回来之后新到的图书让大家协商分类号贴标签,实际上完成了一大部分基础工作,今天这样调整之后,区分分类号批量修改并写上索书号就OK了。分类上架这个事一直搞到九点半,而且是在有四位志愿者的陪伴之下。
最后用了一个小时收拾次日早上和下午两场外出活动的物资,收拾物资也是一个很纠结发过程,就不赘述了。
闭馆清点,也是有零零散散地有读者来,而且还不少,从四年级来到五年级的qj,我又跟她搭讪,还打趣她记不得我,然后她说记得。还挺惊喜呢。还有带俩娃第一次来没借书就回去的,还有一位家长带了三个兄弟姐妹来书房,他在旁边坐着,三娃自己找书看,还不停地说着,上次看过的《大卫不可以》很好看。他说他想看历史类的图书,我给他找了《写给中国儿童的中国历史》,他拿着翻了一下,说,我记得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中国近代史》,然后找给他了,他拿去翻看了一些时间,可惜的是,离开的时候三人都没有借书。每次我都会问,但就是不知道他们顾虑着什么,就是不借。不过今天加了几位读者进群,也介绍了书房活动啥的。晚上是母女读者,她们对《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样的科普绘本很感兴趣。
还有其他读者,记不清楚了。
还有很多场景,比如今天有位姐姐带了弟弟来干活,也有位姐姐带了妹妹来干活,有位哥哥带了妹妹来值班(前两位是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妹妹,后面是初中的妹妹)。平时这位妹妹都是坐在走廊,玩着手机,今天进来一起干活了,我提醒他其实可以帮妹妹注册i志愿,晚上看到他们一起报名第二天的活动了。
今天一天志愿者们都很给力,相互之间认识的也聊得很开心呢哈哈哈。
嗯,晚上收拾物资也没想到会收拾这么久…我录了个视频,三十多分钟的,几位不是很好,不知道能不能看。
今天好像从六点过之后就一直没坐过了,双腿有些肿胀。
今天的整理也有一些后续跟进的工作,也没写清楚情况。
希望明天的活动也能顺利开展。
7.14
今天活动好多呀!
早上10点是亲子故事会,不知不觉来到第17期了,《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好喜欢小朋友趴在桌上认真听的感觉,萌萌哒,但是照片不能分享,只能自己欣赏。故事现场小读者叽叽喳喳参与发言,恕我直言,真的好吵啊!其中故事老师的孩子也在听,中间他抢答,一直喊“爸爸,爸爸”想回答问题,然后突然意识过来,这是妈妈,“哦!不对,妈妈妈妈”,全场哄笑,好可爱呀!手工环节,大家惊叹于好多小朋友画的醒来睡前步骤,居然这么有条理,有逻辑,牙刷牙膏都画出来了。有个小妹妹还画出了睡前看书。妈妈谦虚道:假的,玩手机哈哈哈哈哈。
下午2:00到6:00是大清洁,这次把所有书架大的小的,里的外的都清理了一遍,一些角角落落也打扫到了,大部分墙壁也抹了一遍。其中两个厕所,喊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去打扫,感觉打扫了有半小时,完了直说不忍直视,但是毫无怨言,而且他害怕蟑螂哈哈哈哈哈哈!还有初二升初三的妹妹,社恐妹妹、抹窗子特别干净的妹妹…今天是同届同学组合、兄妹组合,社恐和社牛组合,多姿多彩哇!
晚上是公益书摊,结果我临时有事,没法安排了,幸好那位害怕蟑螂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还有位资深摆摊志愿者在,活动还是顺利开展了!晚上是亲子组合、姐弟组合,有位弟弟特别卖力。而且!书房公益书摊出摊这么多次了,今天第一次遇到了下大雨!!!还好是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小小地淋到了。不知道该说他们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晚上回来在群里也聊得很活跃。同时,晚上也要安排明天、后天的志愿者工作了。活动太多,有点对应不上来。有的活动报名人数很少,有的很多。有的开始很少担心办不成,但临近时间了又总能凑上志愿者,把活动搞完。
最近好多人都在问社会实践盖章的事,大家先做着志愿吧,时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15号图书清点,16号文化站公益书摊和田畔公益书摊,17号早和晚各两小时发传单,然后本次回家任务基本完成啦。后面有时间计划一下下个月的2周年活动…
早上在文具店买东西的时候啊,店老板看到我背着书房的包,很惊喜地问我,你是书房的啊?然后就开始聊了,聊场地租金、聊公益初心、认可书房的努力任何书房的“成绩”,后面进来买文具的一位大哥听到了也过来搭讪,说很好啊,开了至少两年半了哈哈哈哈哈原来咱合山有这么多人知道书房并且认可书房的呢。
公益这件事情还是要有人去做。你们做得很好/:heart/:heart
7.13
今天是暑假田畔书摊第三场。终于在现场了。因为物料和图书都还在车上(因为太重,上次全员女队友),没有搬下来,这次就直接清点人数,坐车出发。这次招募了10位志愿者,史上最多,还有父子、姐弟齐上阵,真的很不错。走街串巷招募完之后,大家坐下来,每位志愿者身边都有一两位小读者在坐着,要么就是听志愿者讲故事,要么就是讲故事给志愿者听哈哈哈哈哈。
其实读者不多的,我们走街串巷的时候,看到很多大门都是关着,要么开着里面没人,要么开着里面是爷爷奶奶,和一部电视机。我们也只是瞄准了年轻一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发传单、发气球,吸引他们到篮球场来看书。初中生基本是拿着手机拒绝参与,小朋友将信将疑,需要大人带着才能出发。一开始我也没有放开吆喝,走着走着后面直接对着人家的门口就喊“看书咯,免费个、公益个、采篮球场乃”,然后再看情况解释一下。
有一户屋里坐着一个爸爸,他问了一句情况,然后说,“等试去”,我想着可能是一句客气话,结果后面他真的带娃过来了。后面一回忆,原来是第一次活动就在文化室那里参加了。他说“等试去”的时候,有一股信任、轻松的感觉。
志愿者也很棒,除了身边的一个8岁的小妹妹蹦蹦跳跳之外,还有两位高中生,怂恿她们上前去送气球、送传单也毫不胆怯,到后面看到小朋友的时候几乎是跑着过去送气球了。社恐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吧。本来只以为我和8岁的妹妹出来的,然后想想,这么多中学生志愿者,让大家多点体验呢。后来陪伴阅读的时候,也是提醒大家拿着书向小读者宣传、陪着他们读。
最后发传单碰到一家三口,爸爸带着姐姐和弟弟,在我们宣传的时候,那位爸爸以为我们是培训班,一直在说他女儿数学好差,英语语文还达标,数学好差。问我们那里教什么好。问急忙解释不是辅导班,是免费的公益。然后引导扫码关注公众号没关注、展示读者群也没加入,说有亲子故事会也不大感兴趣。他似乎还在关注着姐姐的数学成绩,说在哪里上课。讲得差不多我也走开了。没想到我在前方停顿的时候,这位爸爸向我招手,让我过去,于是再过去解释了一番。前面怎么让他们到篮球场看书都不肯,2.30米的路程而已呀,现在居然要一起过去。于是我们过去了。
我给姐姐拿了那套数学游戏故事绘本来看,她还蛮感兴趣的,一起看一起读。故事不长,但看得仔细,还蛮花时间。前面讲冒险,坐在旁边的爸爸提醒说这不是讲数学的咯。其实讲到后面是有的,期间这位爸爸还不停地指导姐姐要跟着我念、要指着书、要跟老师学习…有时候甚至上手移动姐姐的手。姐姐不情愿,一次次甩开了他爸爸的手。时不时地,他还用尾指指着姐姐…同时,弟弟也不时地走过来,给姐姐拿气球、问姐姐话、拽姐姐的手…
就看会书而已,两父子一直干扰,弟弟干扰似乎可以理解,但爸爸也一直干扰、一直否定孩子,我真的有点受不了。开始也没有说他,后来便提醒他,让姐姐自己看,不要打扰。但他也不在乎哇。后来和姐姐一起去选书看,跟她说要相信自己,要慢慢学习,会进步的之类的话。回来时候我们悄悄挪了一下位置,离满身酒气的爸爸远一些(但实际也没断绝他的干扰)。前后看了有三本书吧,他们还是要回家了,但回家之前,这位爸爸一直让姐姐喊妈妈加我微信,于是我用手机加了她的妈妈。
其实有点感觉人少,我们兴师动众山长水远来到这里的意义有多少。可是呢,看着和志愿者投入地看书的小朋友、看着书墙之外专心玩实际的家长,听着我们离开时候,小朋友追着志愿者一直说“谢谢老师”、“谢谢你”、“我爱你老师”这样的话,两小时的陪伴,意义又岂止这两小时呢?
有两位志愿者(其实也是一开始就接触、参与书房的人),她们就默默地干着活、默默地支起摊,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件事的意义。父子志愿者里的爸爸,陪着小读者一起看书,从头讲到尾,这么耐心又随和的爸爸真的很少见。
微澜东莞1馆
微澜广州7馆
微澜贵阳2馆
微澜宁波1馆
微澜长沙2馆
7.15
长沙赢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天。书屋的空调缓解了炎热也带来了大批的阅读者。我们撤去了棋和一切玩具,还给了书屋安静。默默地数了一下,到馆超50人。真好!
微澜大本营和各馆小组和各馆馆务会工作:
微澜加油站:
一
手残党的沉浸体验——为机构捐赠志愿者拼装乐高冰山纪念品,非常开心♥
二
学习到很多!氛围也很轻松!
三
开放日在工作室进行冰山乐高拼搭,同时越发了解了微澜图书馆理念。
四
开放日-冰山乐高拼搭
馆务会:
微局 : 每周四晚八点;
线下推广组:7.17
二
这次市集活动自己没有为宣传微澜做什么,以至于填写服务记录有点心虚。不过能有机会在线下和微澜伙伴见面是非常快乐和享受的事,特别在听到一些其他人的“经验之谈”、“夸夸其谈”之后(大概只有昨晚一起守摊的伙伴懂是什么意思),更加觉得微澜的伙伴是一群多么可爱的能够引起共鸣的人。感谢微澜能让我与美好的ta们相遇~
三
突然的市集又突突然取消了.....
本来想着两天结束,今晚再写记录,结果突突然通知取消了。感慨果然免费不靠谱,说变就变啊,撤了活动帖,又私信了今晚的伙伴们莫空跑,大家唏嘘两句也只能无奈接受。
五棵松市集出摊,家长们大多行色匆匆,只能听个开头“我们是公益组织,给那些随父母务工来城市,因为户口上不了北京公办校的流动儿童开设图书馆”...就匆匆跑开追孩子去了。来不及介绍什么是流动儿童,来不及说出我们的志愿者招募、劝募需求。
但是还是值得:微小的行动带来改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的做了,在行动了,你就能体会到吧。
例如遇到退休的叔叔阿姨,自己逛逛散步的,没那么匆忙,会耐心真的听介绍,会问最近的馆在哪,这种时候就很开心啦;
还有作为微聚,微澜志愿伙伴线下相见总是美好的,大家聊着近况,分享微澜或非微澜的点滴,直到十点被主办方催着收摊,我们还意犹未尽;
很多人说公益小众,刻意拔高或者隔离起来。但其实公益并没有什么特别,利它的小小动作都是公益,早上出门地铁文明排队,车上不大声接打电话,看到垃圾随手拾起扔到垃圾箱,如有需要让出自己座位,买菜少用塑料袋,喝咖啡自带杯子,吃饭光盘不浪费......不打扰他人,爱护资源和环境,举手之劳,就是公益吧,小小的,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那为什么还要不断吆喝?推文、视频、活动,不断地刺激呢?注重日常但不能只有日常,要不然日复一日,是不是最终沉寂无声?所以就像生活会需要一些节点,一些仪式感,来激发新的活力和热情;做公益也是同样啦,何况,还有现实的生存问题,筹款压力。
目标5000元,完成1642元,还需要继续努力呀!
人力资源组:导入服务时长。
微聚:
微通社:
传播组:
图书组:审核图书捐赠,与捐赠人沟通。
6.13 现场录制,其他参与者:小明,可心,林兰,袁满
6.19 成都2馆临时接到通知,正式闭馆与搬离
6.21 Vivi独自家中录制,回顾2馆闭馆过程与感受
“……但我时不时会回头,看一眼永远被留在阴影里的思琪。她用生命留下的文字,是最后的呐喊,即使那黑洞也无法吞噬,伴我同行,让我不要遗忘,不可原谅。……”
所说、所做与所想,即思想与思想的表达,其实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它们统一于我们自身,所以言说者与行动者不必为误解所扰,也不会被曲折打倒。
继续建设吧O(≧∇≦)O
录制的过程中,嘉宾们回忆被创经历,又互相鼓励,因为有他们的真心,所以才有这期播客。
馆东之声:
微澜福利ing:
领一件微澜T恤,过凉爽夏季(快快补登服务领取T恤吧)
微澜工作小贴士:
基础馆藏建设 | 从0开始,5000元买什么
麦开整理: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截至2024.01))
经验分享 | 图书馆图书推荐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经验分享 | 图书录入时候,如何修改图书信息完善图书元
关于丢书如何处理,以及关于是否诉诸学校解决 | 一些实例记录
公益图书馆如何评估他们自己的工作?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9、麦开: 中国文学
10、麦开:游戏书
11、麦开:5000元,买什么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13、 《张弦要的长青藤借阅排行》
14、 《馆里没有的》
15、《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排序从高到低)》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专属月捐馆65个,39个图书馆成立过馆务会,有15个校园图书馆急需成立馆务会
微澜图书馆202406数据报告
微澜图书馆2024年03月数据报告(以及一些背后的思考) 数据报告由廖细雄等整理相关数据,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 等企业 发动员工持续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
来做志愿者吧朋友们,人间值得!
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China daily: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北京日报:开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的图书馆
我们的服务对象:
2024媒体报道:
北京:
昆明:读书人·流动港湾
上海:
成都:
贵阳:
开城门沙龙回顾: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由传播组志愿者石润乔、王琳玉整理)
第十五期【2023/12—2024/02】,第十四期「2023/09-2023/11」,第十三期,第十二期 ,第十一期,第十期,第九期;第八期;第七期;第六期;第五期;第四期;第三期;第二期;第一期|疫情后,不平静的三个月
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