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细雄

发表于2024-08-01 19:32

廊坊1馆上半年每周3次日常开馆,4月因为馆长细雄离廊,中断半个月开馆。

1~7月
累计服务221人(家庭),外借图书11055册次;其中借阅超过40册的读者73人。学前儿童的借阅量占比52.04%,小学借阅量占比41.53%。

另外,2024年上学期,很明显,幼儿园读者开学期间在园和课堂阅读也在增加(没有计入借阅量);除了幼儿园课堂阅读,每个班级也会搬走走在教室借阅,小读者也会在图书馆翻阅;也会听到幼儿园的读者谈论图书。

新录入图书1609册,其中1129册有被借阅,阅读量占比28.83%;
图书的增加主要来自读者捐赠(课标书,部分为商业机构课程购买课程课本,比如斑马ai课小故事很受欢迎,还有红火箭全套),馆际转移,二手图书捐赠,以及心愿筹集;月捐额低,购书有限,中途馆员捐赠1000元增加图书;还有争取到广州闭馆2000元资助。


志愿者方面,除馆长外,本学期增加两名常来馆员。

日常录入和整理,家长和孩子们会随手帮忙,不少妈妈和小读者成为阅读推荐者,会给同伴们介绍图书馆和推荐图书。

(46位新读者,大部分是邻居同学的口碑传播)


之前老志愿者由于重新就业今年没有继续参与执勤。甚至,和孩子一起来馆借阅时间也很难保证


另外,随着读者的越来越成熟,对于低龄,上没有培养起阅读习惯的孩子和家庭来说,图书馆的空间,人一多,对比之下,会不自在,忙的话,一对一支持的时间和机会也减少,这部分还是要想办法看看怎么可以托底。
另外,就是一些孩子,之前培养的阅读习惯和趣味可能目前图书馆无法满足,比如想看米小圈或者,而对其他图书陌生,支持和对话留存率也低,需要进一步沟通。

据观察,本学期父母亲就业,以及跨城上班的家庭有所增加,不少小读者入馆的频次降低,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来一次的家庭也不在少数,部分图书流转速度降低。
初中以及以后读者借阅动力不足,部分孩子的反馈是(太忙了,作业太多),也有少量大一点的孩子偶尔会在馆阅读一个或这个小时,但很少外借。
进入暑期,借阅人数明显比去年降低,一个很大的原因,部分孩子回老家过暑假避暑,今天离开的香河去北京或天津等的孩子人数增加;还有因为暑热,7月份入馆孩子以及在馆阅读孩子明显减少。

读者的持续性(除幼儿园读者没有日常借阅外,一些尚未养成阅读习惯的家庭,还需要更多的日常支持)

另外,对于超期,以及日常与入馆频次低的家庭,需要加强沟通,催还和邀请借阅,图书推荐等,但这个一个循环问题。

如果引入正循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所以目前只有佛系,除了利用群消息(开馆提示,新书和图书推荐等),还有日常外出遇见简单邀请

留言区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