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

发表于2024-10-14 04:23

周六为工作日,这个周末,22所图书馆(20所开放借阅)为793位读者借阅图书2024册次,处理归还图书2172册(1141位读者);购买(和受捐)录入上架图书111册,新增读者30人。’‘


微澜活动(点击查看实时情况):

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

10月10日尬聊会(话题征集中) | 微局第16......


近期发布:

1、书单: 娃借了啥(2024.09)  /   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截至2024.07)
2、微澜月报 | 2024年7、8月

3、微澜日志 | 总想再多一点点 再多一点点

4、微澜图书馆实践 :一些非正式书单汇总

5、六一特供 |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 事实和数据2024 

    评议《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还要多久?
6、播客@微斯人(小宇宙app收听)有更新(vol9.孟欣  / vol10.姚碧海),志愿者们自己以及ta们与微澜的故事和分享

7、筹款现状:微澜图书馆筹款现状


线上活动:

1、微局时间:每周四晚八点

2、微澜图书交流和集体备课:给小新发“图书交流”入群,微澜各类推荐和参考书单 /  绘本故事库链接 / 小米老师培训  


各馆运营数据日报2024年10月12/13日·周六日:

快速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加入微澜图书馆/微澜地图/报名各馆馆务/各馆排班一览表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支持微澜:

发布资源

/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

申请建馆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如果想支持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可以随时查看微澜各馆需求序列(实时更新),帮助微澜更快速以及把资源合理分配,也欢迎大家分享微澜给可能加入微澜的伙伴。

各馆排班一览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郑州、贵阳、成都、昆明、长沙、廊坊、汕尾、阳江、三门峡、平顶山等。。。),志愿者持续招募中

微澜公开活动预告:微澜活动和各馆整备活动报名  👈点击可了解和报名


各馆工作一览表:

微澜三门峡1馆

初中,学校自主开馆.

微澜长沙2馆

社区图书馆日常开馆

微澜上海4馆

周六开学日, 日常开馆

微澜上海3馆

周六开学日, 日常开馆



微澜上海1馆

今天在校外遇到一位三年级小朋友,他说班主任要求他们下课最远只能到走廊的接水处,而且也没下发借书卡,所以没机会来借书😂。

晚托的小朋友们很开朗,非常愿意聊天,会告诉你很多学校和家里的小故事。


微澜天水1馆

统一处理还书

微澜昆明5馆

学校老师开馆

微澜贵阳2馆

社区图书馆日常开放

微澜阳江1馆友义书房

社区图书馆,日常开馆

微澜广州20馆

重阳次日随中国好邻居一起去值班,想起上次江湖救急还是去年的事了。中午借书学生似乎没有过去多,下午阅读课有老师集中借几十本回去读,所以有时间把堆放在地下,据说是接收的捐赠旧书百里挑一整出一小批后,和宗姐徐姐流水作业我擦干净她俩录入和写架位号处理完毕。

为迎接检查把好几箱下架图书处理完,由老师另找地方暂存~那部新添置的书车非常给力。

回程途径琶洲会展中心,第136届广交会密锣紧鼓布展中,那些曾经的忙碌已成为风中的回忆:真心希望最后一个季度经济更好。

洋洋妈妈来到馆里值班,修理好了订书机,还有剪刀,提出了使用书立的建议。

非常感谢她!

各馆之间馆员的交流多么重要,尤其20馆这么一个偏远,较少馆员来的馆,更需要其他馆馆员的支持和建议

今天“洋洋大观”来了,带动我和徐晓除了完成正常的借还环节,还高效地把学校转交来的一部分书进行筛选并录入,落选的清理;又把馆里以前挑出来下架的一批书在系统处理并清理,立马觉得宽敞了一丢丢。

今天来馆里借阅书籍的孩子比前两周多了一点点,好现象🙂。


微澜广州11馆

学校开馆,班级图书角整理

微澜广州7馆

修补了一些图书做了重新上架,很有成就感~


微澜东莞1馆

图书馆日常开放

微澜珠海1馆

非开馆日,录入图书一册

微澜廊坊2馆

日常开馆,图书借还,索书号录入 和图书上架,馆里整理.

工作日,在路上的时间超出了预计。到的时候正是课间,细雄正一个人陷身读者的重围。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流量。也见识到了中学生比小学生远为开阔的阅读趣味,真的是什么书都有可能借出去,给廊坊2馆买书可以更放得开吧。

我已经习惯了晚近推行的读者自行归架的流程,在廊坊2馆重温了一下几年前由馆员上架的老规程,颇有怀旧之感。

录了几本莉娟从大本营带去的新书。还有不少书没有索书号,或者原来的分类不合理,放在书车上,一有空细雄就忙着写索书号,我们其他人就录入和归架。

一些读者填写了补卡申请,细雄承诺当天就发,所以我也承担了一下制卡的工作。发现有几个是新生,系统中没有信息。还有的是放假前刚领的卡,今天就来补办,在我建议下,划掉了他们的名字。

把一本拦腰断开且厚到无法用订书机的旧书下架了,放进我包里,带回家附近,扔进了,垃圾桶可回收类别。如果放在馆里,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负担。没用的东西,就是要立即清理。

没有预见到堵车,我们仨9:40才到,已经是第二个课间。穿过操场(已经有孩子在组织排队,准备跑操),进到图书馆,黑压压都是人,xx被包围在中间忙的冒汗~不及放下包就赶紧打开手机操作借还,上课铃响孩子们散去,大家才开始久违不见的寒暄~~

廊坊2与其他馆有一个显著不同,高中同学为主!在其他微澜馆,多为弯腰或坐着接待小朋友,在廊坊2,啊,都是平视甚至仰视,高中同学的身高碾压了我,从而也让我体会到小朋友在人群中时,看到的视野都是腿的不安,被围住操作借还的时候,会有点觉得不安~

另外不同就是书的品类,很多大部头,还有哲学法学书籍等,会被频频借阅。而且很有找书逻辑,对于新书他们往往一下就能发现,今天带去的九州缥缈录就被借走了,还是高三同学(有一丝担心会被没收,一再提醒上课可不能看哦)

丢卡丢书的问题每个馆都有吧,如何处理各馆也都有自己的章程。大家各抒己见说不上谁好谁坏,都有道理吧(反正谁也不听谁的),哪能完美解决呢?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哪个轻哪个重,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回程又是堵车3小时,切切实实感受了下工作日的早晚高峰


和乔阿姨、莉娟、左老师一起值班。工作日,乔阿姨本来来不了,后来又和女儿进行了调整,特意来。

有点预料到交通可能的不便,也一度担心今天正常上课开馆可能遭遇不顺(甚至hx提醒可能正好赶上月考,不过十一前刚考过,我就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干脆计划一早到。 八点多一点到校,入校一切顺利。

不同的是,操场上都是小孩子们,小学今天是真真切切地放假了,但不像以前在单独的教学区,被关在小屋子里, 现在大家在阳光下运动者,老师们也陪着。和王主任打了招呼,她有点懵,说来借阅,要打电话(和校长)确认一下。

后来遇到尹老师说明了可以来借阅和办卡,她说好,后来孩子们来,但我i及那天也没有找到时间再联络她。 惊喜的是,几个四年级和三年级的嘉英孩子认出我来, 都打了招呼,但担心去图书馆不被允许,最终也没有来,放学的时候,一初大楼他们又跑过来打招呼。还有刚上七年级的jx,本来想直接把5馆的读者记录转移过来,发现,益迪云图已经限制了这种操作,读者无法直接修改转移。后来只好新办卡,放学前还带来了几个同学补办。

到馆处理了从廊坊1馆带过来的藏书39本,一半是零时差的YA系列。今天正好遇到孩子还同系列的书,就做了推荐。

做补充分类,很快下课了,迎来第一个课间,赶紧把登记本,电脑一藏,大家先换,补卡和办卡等下午,来不及借阅,今天一天到下午五点都开馆,不急。安然度过第一个课间,收到莉娟消息,说还堵在路上。你们慢慢来。《阿加莎》和《哈利波特》书格最热门,也许还有其他的,今天托尔金也几本推出去,聊到魔戒的都顺便介绍一下读者还有其他书。廊1的要是再找不到读者借阅,估计会被我转移过来,《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今天也终于有开始借阅的。

等上课,图书归类上架,顺便对还回来的图书部分重新分类,一切就绪,下一节课就又到了。以为大家要去做操人不多,但不少,一轮轮归还,见缝插针的借阅,时间过半,大家到了,包和衣服都来不及处理,三个人开始办理借阅,聚集的人群开始分流,我瞬间轻松下来,今天有不少书还回来都是之前没有办理借阅的。(我个人处理的故事超过30本),没有出声。见到使用他人卡的,都还是处理。Cmy今天送回来上周用加名字办的卡,没有批评,只是感谢。孩子很平静。

另一个孩子我没有碰到就没有说。系统里我做了小处理,名字假名和真名双份在一起(一旦用卡,显示的名字是双份的),一旦用名字,无法搜索出来,所以真名字和加名字的卡都受到了限制。不过肯定有没有发现的,慢慢来吧。前两个学期的冒用是我们默认的。

四个人开始借阅,之前收起来的补卡和办卡表就拿出来,不过今天没有一一问询情况,中午/下午左老师补卡才发现。又一一做了处理。

一天里,我离开办卡岗位,重新开始加入借阅队伍,有机会和孩子们交流,有机会观察借还,太好了,看借阅的书,都会顺便做一下延申介绍,如果你喜欢,就可以扩展看什么什么,感觉我自己也是物尽其用,之前储备的零碎知识都可以派上用场。

被没收的书应该不少,上午韦校长在第一个大课间结束的时候来打了照面,和左老师互相打了招呼,没有聊就离开。

下午的工作正常进行,见缝插针的继续完成分类,谢谢三位的配合。大家一起更改索书号,很难批量而是细碎的,剩下的部分图书,以及有的图书版本实在过多,要找到不同的展示方式或者下架,还剩下估计一百多册没有整理。

大家怕我自己忙不过来,尽管晚上有事,还是忙完四点的大课间才走。

之后因为一直有补卡的孩子,初一和六年级孩子在馆阅读,一下午没有在,偶尔说小话打闹,七年级,也有恋爱的迹象,除了提醒,不要互抱,没有特别干预。

四点五十开始提醒大家可以走了,但走了一波又来一波,干脆又多了一个课间。最后才整理图书,但发现很多上架,和孩子们翻乱的图书,都没有完成分类,不过今天实在来不及了,就都放在推荐框中,下周还是要争取没有借阅前早到,完善一部分。归还回来的图书(没有分类前借阅)都需要进行这样的完成。

今天恢复了和很多孩子的链接,有些孩子能感受出来就是想来打个招呼。但不过都是匆匆的,来不及说话,就会被身边其他人的声量盖过去。

慢慢来。

个别读者好奇为什么只开周六,解释。又有读者认出细雄是本地,因为你不着急走。还有读者住在附近,说可以推荐家长来,留了电话。

班次老读者未更新。

七年级下周随着办卡补卡发放,也许会回升一点点,第一周办卡补卡的不少同学今天未见。也有不少同学是本学期第一次借阅(发现格局变了),上两次都赶上正常上课和考试。之后还是要完善班级分布表,有的放矢的去班级沟通(落实名单,邀请阅读,上学期超期处理)

今天也收到少量的超期天数220+,99+的图书归还。

一年多,因为大家平时想着廊坊2馆,每次开馆都各种调配,图书的增量(质量也有保证)才如此之快。孩子们很幸运。

下午,七年级孩子虽然不允许借阅,但一下午都有一部分孩子在图书馆阅读,不过也能看出来,有些孩子开始恋爱,不管男生女生,抱着坐一起的下午简单提醒了一下,离开前整理,发现桌下有饮料瓶、牛奶瓶,包装纸等,下次开馆公号提醒。还有不少饮水饮料没带走,特别没有处理。

记录的时候才想起来垃圾还是忘记拿了(整理的时候才想着的)。


微澜廊坊1馆

10.13

 新改的白天开馆时间,三个小时过得好快。大家基本没有间断的来,借书还书,读绘本。

    有比较远的小区的阅读者也抽空来了,尽管后来有点下雨。

    孩子们在图书馆跟朋友们一起阅读,一起玩。

     大朋友给小朋友读绘本;妈妈给孩子们读绘本。读的用心,主要是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

      今天尝试不拖延闭馆时间,收拾完了啦,17:30就回家啦。廖老师细心的发了群消息通知大家。

  二

日常开馆。

虽然两点就有读者来,不过一开始还是有一点时间的空缺,来馆前去点了麻辣烫,完成第一波归还借阅,周老师来,我就坐在外面自在的吃完才进去。

人越来越多才进去,偶尔借还,周老师及时上架,她被书包围着有压力今天挨个上架,了解馆藏。虽然定价没有写索书号的原因是,空间太小,定好架很容易放不下,不方便随时调整。

我个人喜欢被书包围着,随时推荐,随时合并归类,就像手感一样,但每个人感受很不一样。有周老师在,孩子们也有玩耍区,周老师就照顾了。

今天读者较为固定的时候,周老师给yy,ak还有一个新来还不能自主阅读的三年级小读者一起读黑猫警长。很明显的感染了其他新读者家庭,给到了其他妈妈们鼓励和启发,于是大家都各自找了位置给孩子们亲子读,我就暗自听着大家的朗朗读书声。离开的时候,周老师鼓励和邀请妈妈多带孩子来,大家在一起, 就可以共同支持。

可能今天借阅状况可以更好的,不到三点,天开始洒落下雨点,也一直很沉闷,大家不得不从户外撤退到馆内。不过馆内是另一片明亮和快乐的天地。

今天尽量有按时闭馆,这样也可以孩子们和家庭留出时间,尽量早点休息准备第二天开学。


10.12

工作日,在路上的时间超出了预计。到的时候正是课间,细雄正一个人陷身读者的重围。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流量。也见识到了中学生比小学生远为开阔的阅读趣味,真的是什么书都有可能借出去,给廊坊2馆买书可以更放得开吧。

我已经习惯了晚近推行的读者自行归架的流程,在廊坊2馆重温了一下几年前由馆员上架的老规程,颇有怀旧之感。

录了几本莉娟从大本营带去的新书。还有不少书没有索书号,或者原来的分类不合理,放在书车上,一有空细雄就忙着写索书号,我们其他人就录入和归架。

一些读者填写了补卡申请,细雄承诺当天就发,所以我也承担了一下制卡的工作。发现有几个是新生,系统中没有信息。还有的是放假前刚领的卡,今天就来补办,在我建议下,划掉了他们的名字。

把一本拦腰断开且厚到无法用订书机的旧书下架了,放进我包里,带回家附近,扔进了,垃圾桶可回收类别。如果放在馆里,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负担。没用的东西,就是要立即清理。

微澜北京42馆

今天周六上周一的课,同学们没想到图书馆开馆,一位二年级同学说:“不知道开门,没带书,亏啦亏啦!”但来的还是一年级多,其他年级很少。跟负责教务的老师简单反馈了,老师说下次开会重点提一下。

图书馆今天太热闹。除了做徽章的热情持续不减,不知什么时候,一抬头突然发现黑板前趴满了孩子。由于黑板位置有限,前面的还没画完就被后面挤进来的同学擦掉画上自己的,有位一年级小男生个子小,抢到了右下角海报旁边的一块地盘,像刷墙一样把粉笔涂满了他的领地,连海报都掀起来在下面涂上了粉笔。直到打午休铃,才都带着满手粉笔末跑回班。

九年级同学不知从哪知道能画黑板这事,兴奋地在黑板上写自己爱豆的名字、写小怪话,过了个瘾。从没见过这么多大孩子同时来馆,看来大孩子们不是不能来馆,是之前没找到来的动力,有必要找机会以板报为出口,让ta们好好表达一下。可今天太乱了,我们不得不叫停。

来要徽章纸的总是那几位同学,我们决定做徽章活动也暂时先停一段,过两周再重启。

用心感受,热情服务

注意配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今天的馆里可真热闹啊

微澜北京31馆

学校老师日常开馆.

微澜北京30馆

今天跟雨辰一起值班。

早上一到馆常驻几位就相继来馆里了,应他们要求给他们每个人折了小青蛙、盒子,一直折到雨辰来,上午一直没什么孩子来借书,操场上一直有排练节目的,说是过几天学校有个什么活动。其中一个女孩子见到我就问“你来月经了吗?我来了”,我一时有点懵,雨辰来了又去问雨辰,雨辰一下子明白过来,问她是不是来了,她说是的,她来月经了,于是雨辰找来馆里的书给她去讲了,我依旧被要求折纸,一直到中午吃完饭才有孩子来借书,然后雨辰要去给五年级到班级里推销书,跟着雨辰一起我们拿着两摞书进班,发现孩子们都在外面排练节目,只有几个同学在,收回来一些超期的图书,没推销出几本,又去四年级推,也是没剩几个孩子,也没太推销出去,有几个孩子想去馆里找书,其中一个跟着我们去了馆里,下午第一节一年2班绘本课,给他们讲了《图书馆狮子》和《同桌的阿达》,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故事,很开心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故事吸引,中间互动时候稍微有点乱,讲下一本又开始很安静的一起听故事,一下课就跟回来几个到馆里去借,等到第六节课去一年1班,一个孩子也没有,一问才知道都在外面排练,然后找到他们班主任跟她说了一声一时半会不会结束就不能上绘本课了。

跟雨辰都着急回家接孩子,于是就收拾了一下闭馆回家啦!

今天和轩轩相约30馆。我到的时候,受到了几位常驻读者的热烈欢迎,好久不见还这么惦记我,心里暖和和的。轩轩姐姐正和他们一起做折纸,每个人手里都有了几个,很是开心。

LYX忽然过来问我有没有来月经,我有点诧异她用这么平常的态度提问,但没有表现出来赞许。回答她“没来”,又问她“来了吗?”果然和我估计的一样,她正在来,看来是想找人聊聊,我就顺势问她要不要一起看讲月经的书?难得她说想看,就去认识身体那架找了《每月的那个时候》,和她在馆里相对私密的一角,读了起来。这是本科普绘本,浅显而全面的讲了女孩男孩的身体构造,月经的形成,经期身体的感受,注意经期身体卫生,如何使用月经用品等。平时很难坐下来看书的她,虽然中间不时想问其它问题或聊天,但还是坚持和我一起看完了。对于经期身体感受卫生清洁和使用用品,又一起划了划重点,希望对她有些帮助。
看我们在讲故事,另外几位也都被吸引来了,男孩子们兴趣不大,小Y直接去找了本书让我讲,我请他自己先看,我们这边的故事还没讲完。RZH一起听完了,两个姑娘又拉着我问了许多问题,希望能让她们了解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帮助可以找大人求助,还有相关的书可以看。

上午学校在排练,来馆的孩子不多。倒是一年级的同学午休前来了一批,我和轩轩一商量,中午继续送书进班。各自挑挑拣拣一人一摞,先去了六年级。小Y同学听说要去他们班,自己去书架找了几本书,说要推荐给同学,跟着我们一起回班了。女同学们还在排练,班里只有男生,看见我们就知道了来意,有同学就直接来还书挑书了。我们还是提高了声音,介绍了些想推荐的书,吸引了不少同学来翻翻捡捡,但没借出多少。加上收回来的还书,感觉书堆更高了,那就下一个班。又去了五年级和四年级,也都是男生在,同样对我们的到来很欢迎,但借出率也不高。保持住推荐书的节奏,让孩子们从翻翻看看逐渐习惯也不错。

下午第一节,轩轩进班讲故事,我去带二1班来馆阅读,语文老师说还有点小任务,一会儿就来。我趁这个空溜进轩轩姐姐的故事课堂,在后面和孩子们一起听了会儿故事,赶紧回馆。遇到了高老师,还特地向我解释说,看到语文老师在班,就没带同学们过来,我也告诉了她,语文老师说一会儿就让孩子们来。有支持和惦记着孩子们阅读的老师真好。果然不一会儿,完成了作业的孩子陆陆续续自己来了,都去找了自己喜欢的书来看。有个男孩过来问我有没有打仗的书,我就问他用棋来作战的故事想看吗,他说行我就去找了九儿老师的《纽扣士兵》。看到有故事听,另几个男孩也围拢了过来。是无字书,我就和孩子们从找纽扣开始进入,边翻书边聊,他们先专注在纽扣,然后发现了图画里的其他内容,慢慢的故事就丰富起来,继续下去……看完还有点意犹未尽,我离开了,让他们自己继续翻看。

过了第一节下课的超长大课间,进班的轩轩姐姐很快就回来了,第二节课排练不能讲故事。我俩就抓紧整理收拾,各自飞奔去接娃啦。

微澜北京27馆

社区图书馆,日常开放

辅导三个小朋友英文,并建了打卡群,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微澜北京9馆

社区图书馆,日常开放

微澜北京5馆

忙碌中意外的發現,Lrz小朋友竟然消停了好久~扭頭一看,在認真的看書。這可真是不常見,誇誇誇的機會怎麼能錯過~"你剛才看的什麼書?""一只狼的故事⋯⋯ "吧啦吧啦講完了。"喔,你竟然能這麼完整的講完這個故事,記憶力不錯呀!聰明,真棒👍",小孩子嘴角壓不住了,悄咪咪的又拿起一本書~

下午,和lmz, lrz和yzx 三個男孩子討論體育和學習,lmz說他有多動,喜歡跑步,另外兩個表示乒乓球好,而且還喜歡籃球、羽毛球,我吹牛說籃球不會,但羽毛球好,他們還不服氣,但我明確表示一點,熱愛體育的男孩子最帥~漸漸的聊到摩托車的話題,我可太陌生了,二個五年級的小朋友明顯很喜歡這個話題,沒關係,硬聊⋯⋯不懂就問,摩托車也可以改裝?不合適吧~死亡搖擺是什麼?~高速度壓彎不擔心摔倒嗎?他們回答:"為了耍帥,這樣的人就是傻"~"你們說的太對了,我認為在專業的場所玩摩托才是最安全的~公共場所耍帥就是傻,你們好棒👍,必須點贊"~妥了,我覺得硬聊的目的也達到了~孩子們自己判斷出不合適,就是有效的制止。

一節課的時間就這樣很快結束了,又一次刷新了我對幾個男孩的印象。他們很聰明,也很自信~而且對規則有敬畏之心,如何保護他們是成年人的課題。

今天收到一個包裹;有一個男孩的本子和筆袋落下圖書館沒有來取;登記兩個需要補卡的學生。

微澜大本营和各馆馆务会工作:

各馆馆务会(近期):

北京21馆;2024年7-9月份财务信息在微澜社区公示,9月份值班交通补助的发放及发票的整理报销

馆务培训:竟然在成都1馆升职成为馆务(具体细节不便透露,总之就是被可心两三句话套进去了),参加了毅桦主持的线上馆务培训,摘要一些要点备忘。

志愿者和老师的理念可能会存在差异。志愿者的个人时间相对充裕一些,对来图书馆的学生更有耐心。民办学校的老师可能面临着极为繁重的教学压力,可能没有更多余的心思关注到学生更细微的需求。有一个学校的老师,每周25节课,平均每天要上5节课,要教五年级的3个班,语文、科学、写字三门课程。

学校面临着各种压力,图书馆的存续与否也许没有那么重要,学校的生存策略是“不出事”。北京有一个民办打工子女学校的租金是300万元每年,这类学校的学费高达1-2万元每学年,需要由学生家庭全额承担。对比北京的公立学校,没有租金压力,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免费就读,政府拨付的生均经费约4万元每年。

不要轻易破坏学校的教学生态。一个大学生暑期支教(不是图书馆项目)的例子,支教大学生带了很多小零食小礼物派发给当地学生,假期结束后,学生面对当地的老师(收入相对较低),会存在没有得到相似奖励的心理落差。一个图书馆奖励“借书最多同学”的例子,图书馆在某学期期末给借阅量多的学生发了奖励,下一个学期刚开始,就有学生询问还有没有这类活动,有学生单纯为了刷借阅量而只借书,很少看书。

晓蕾分享了“通过绘本课和学校、家长建立更多联系和信任”的例子。志愿者去低年级给同学们上绘本课,同学们回家分享给家长,家长又反馈给学校。后来给绘本课的效果做测评、录视频,同学们都说很喜欢绘本课。图书馆把视频反馈给学校,学校更重视图书馆一些了。

还有图书馆志愿者在家长会的时候,在学校里摆摊介绍图书馆,借此招募家长志愿者到馆里服务。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差异很大。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有的可能开始读鲁迅的文章了,有的可能还要靠着拼音来阅读,图书馆的期望是,自主自由阅读。我也觉得……其实都没关系的(如果家长本人也不着急的话……)。

看了一个视频,2019年采访北京一个馆里的小读者,问图书馆是什么,有一个小学生说是“视如老友”,还有同学用夸张的表情说志愿者“美若天仙”,还有同学说图书馆卫生更好一些就行。

还摘抄了一个口诀,馆务的使命任务:让馆员省心值班,让馆东安心捐款,让学校放心合作。挺好的,“目标就是活下去”。



微澜大本营:

微澜加油站:

馆务会:

微局 :

线下推广组:

人力资源组:

微聚:

微通社:

传播组:

图书组:

刘波助澜工作室:

馆东之声:

微澜福利ing:


一件微澜T恤,过凉爽夏季(快快补登服务领取T恤吧)

微澜纯棉帆布环保袋(大湾区)


微澜工作小贴士

基础馆藏建设 | 从0开始,5000元买什么
麦开整理: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截至2024.01))
经验分享 | 图书馆图书推荐  如何抓住孩子们寻找的类型 关键词来进行推荐
经验分享 | 图书录入时候,如何修改图书信息完善图书元

我要了解“性教育”有哪些资源可以学习?

认识我们的孩子:与我们服务群体相关的图书和资源收集

关于丢书如何处理,以及关于是否诉诸学校解决 | 一些实例记录

公益图书馆如何评估他们自己的工作?


微澜大本营和各小组内容推荐

微澜图书馆主页往期微局回顾

微通社——微澜人物、微澜月报、微澜实录 微澜日志

让孩子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微澜文创淘宝专辑微铺可以义买微澜文创)


微澜小红书

推荐: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起”指数 53.37%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指数 43.66%


书单推荐:

1、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微澜诸君推荐,小新整理】

2、书单 | 与孩子共读的反战书籍 【葵予搜集整理】

3、图书组各种书单:微澜豆瓣书单

4、余余余:以性别视角阅读   ——一份不仅给女孩的书单(点击下载)

5、麦开:又好看、又好借(外国文学篇)

6、麦开:又好看、又好借(百科)

7、麦开:奇奇怪怪的绘本

8、麦开: 给大孩子的

9、麦开: 中国文学

10、麦开:游戏书

11、麦开:5000元,买什么

11、其他:关于“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

12、推荐小星星整理的: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

13、 《张弦要的长青藤借阅排行

14、 《馆里没有的

15、《单册单馆借阅排行(排序从高到低)


微澜各馆馆东计划进展

目前,微澜图书馆已上线专属月捐馆65个,39个图书馆成立过馆务会,有15个校园图书馆急需成立馆务会


微澜图书馆月度数据报告

微澜图书馆运营数据概况·2024年5月

微澜图书馆2024年03月数据报告(以及一些背后的思考) 数据报告由廖细雄等整理相关数据,由传播组志愿者宁妮娅根据基础数据整理和设计并制作,



特别感谢:

1、《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的持续捐赠

2、德勤、普华永道 等企业 发动员工持续参与微澜志愿服务

3、所有的这些馈赠我们也会好好利用,为孩子服务,化为精神食粮。


我们的报道

微澜图书馆:

一席|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

来做志愿者吧朋友们,人间值得!

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

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

微澜执行长左樵

雅君的有用分享| 我是微澜馆东 ;

放晴公园 | 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China daily: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北京日报:开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的图书馆


我们的服务对象:

腾讯新闻×新公民计划 春节特别节目 | 流动的教育

人物| 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


2024媒体报道:

北京:

昆明:读书人·流动港湾

上海:

成都:

贵阳:

开城门沙龙回顾:

杨东平: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

宋月萍: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

韩嘉玲:《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孩子去了哪里? 🍎🍎🍎

转载可以联络小新(微信:xingongmin2007)处理


城中村和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研讨会回顾

陆铭:向心城市与城中村

叶裕民:城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流动”到“留下”,公益机构能为流动人口做什么?| 比邻公益和火把社区


新公民计划季报 (由传播组志愿者石润乔、王琳玉整理)

第十六期[202403-05]第十五期【2023/12—2024/02】第十四期「2023/09-2023/11」,第十三期第十二期 ,第十一期第十期第九期第八期第七期;第六期第五期;第四期;第三期;第二期;第一期|疫情后,不平静的三个月

关于:

关于“新公民计划”将停止与中华儿慈会合作“让流动更有希望”项目的声明【新月捐正在进行中】

我给自己机构的月捐,要不要因为儿慈会事件取消

留言区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