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细雄
廖细雄:第771次服务@廊坊2馆
2025-05-11 08:45至19:20日常值班 250513登记
实际服务10.5小时,通勤时间0.5小时,合计耗时11.0小时。连续14周,每周服务不少于一次。

第三次写了,不知道怎么不小心关闭了窗口。(其实是补写廊1的日志,但不知道为什么都写了廊2,所以这里也更新成最近写的)

日常值班,和乔阿姨,hx一起。hx五一前申请了今天来,于是拒绝了xr,下次开馆再来吧,最近借阅量不多,两三个忙得过来。希望之后有了改善继续求助更多的伙伴。

先说学校,还是有不少变化,操场在修理,足球场在换地面,四周有了不少正规的校园园地之类的公告栏(不过是空的,也许是以前我没注意到),校舍教师外墙和楼道都多了高高的踢脚线(不知道专业术语怎么说),倒是以后有了展示的空间,脑子里有不少想法,不过需要很多时间,之后希望有机会付出实践。

原来的校长们隐身,今天也遇到一些老师,交流过后,其实大家对于孩子们阅读都是支持的,z老师说,不让借了,看书的人没少,只是阅读质量低了很多。是啊,孩子们需要度过的时间,总会相反设法填满,在5馆,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在一些朋友的影响下,开始看网络和言情,大部分孩子选择的书,并不知道分质量。

借阅今天有小小的冲击,导致小学初中也没有怎么来借阅,详情见值班日志,希望这个矛盾有机会解决。新老师们关心图书资金哪里来,如何运营,是否可以上阅读课之类。。。对于高中读者,按学科有一个公开的书单,蛮重要的,或许也会吸引很多老师读者,和促进互信,在这一部分,之前廊2专注开馆,没有解决,如果之后没有了J阻止更多志愿者入馆的隐忧,也许有机会让更多伙伴参与进来,就有机会做更多。5月馆里也获得一笔一万元的捐赠,本来想主动申请其中一般给大本营调拨,但看到这些新变化,心理虽然觉得未来的挑战一样多,但是不一样的挑战,心里又燃起更多的希望。

所以,也安慰孩子们,你们继续和老师们多沟通,我们也会和学校沟通,如果这个学期不能恢复借阅,下学期一定可以。

老师们和孩子们都有送来一些书(没有办理借阅或者没收),甚至老师把没收的孩子们的书籍也捐赠了,不过大部分没有上架,也不适合,就放在老馆藏收藏区。

一本书上写着全世界的优等生的,走的时候,还是把优等生几个字贴掉了,算是表明一个态度;不一定要成为优等生,每个人都重要。所以,馆藏部分也需要增加这些

下课已经很多孩子懒得进来了,但也还有很多孩子继续乐此不破的问什么时候可以借阅;一个孩子问是否可以用的我卡借阅,拒绝了,虽然不忍心。

回到早上,一早门口取了书,上楼的时候,遇到几个小学生,一人报两个三个小包裹(5本老鼠记者),上楼送上去,hx帮忙拆箱,贴标签,我负责录入,找到一个小诀窍,因为老鼠记者大部分没有录入完整,每一本都是单独ISBN码,带着电脑,我录入的时候保证标题、序号、译者等信息准确,后来作者、丛书名、作者(一个实物,分类号无法批量)、自定义索书号通过图书批量修改实现;之后再整理图书元,基础信息复制在微信里,一个一个合并,贴入,这样,馆藏信息和图书元可以在短时间内都完整,之后产生借阅记录也完整。如果可以小程序和浏览器端配合,可以极大的提高了录入效率。不过,也需要大家本身对书和各部分工作很熟悉,不适宜推广。

乔阿姨到后(一个多小时公交+走路半个多小时),过来辛苦啦。上架等又她负责了,还有修理图书。乔阿姨还修理好了凳子。下次记得带螺丝钉。

中午吃饭今天早一点下楼,阿姨们很热情,都给了好多,提醒我们喝汤,荤素搭配。

离开时门卫也很友好。虽然孩子们借阅的事情没有解决,但问题的症结一点一点暴露(比如上下楼的声响,可能不同学部之间会互相拉扯),联结的人也越来越多,是好事。

慢慢来,只要不放弃,新的变化总有可能发生。

从1500本到150本,看到认真在馆看书的孩子,还是不能放弃。

今天带了空白本,本来计划和高三互动催书,但一早就开始各种挫败(主要还是自己精力不济没有开展互动),幸好hx和乔阿姨在。

下午不忙,上课拖了地洗了扫帚,乔阿姨提前扫过,纸箱垃圾她走的时候还是会贴心的带走,天气一热,她过来,确实也很辛苦。来回四小时。

今天真的很困顿,昨晚累了虽然早睡,但五点就醒了,出门前工作了两个多小时,中午12;50~14:40趴着睡了很久.。最近总觉得又要感冒,到离开的时候确实严重了,头痛欲裂,可能喝水少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