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期微局发起人细雄。
谢谢大家打开链接。
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期微局的缘起。
2月采访微澜昆明伙伴张弦老师,稿件里没有呈现的关于个人的一部分生活:
离异后,曾潜心工作的他,开始独自抚养7岁的女儿,一开始也有挫折,但他从没有停止学习和调整,一直到现在女儿上大学;在他的自我经历中,对孩子的共情以及自我学习和调整,让我尤为震惊和印象深刻。
在与离异妻子和家庭的关系处理上,他一切的行动从孩子的福祉出发,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空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所经历的,或许可以给到人启发。
张弦老师愿意就此做公开的分享,这是原由之一。
原由之二是在微澜工作的时候,有两个总是调皮的孩子,中午泡在图书馆,他们会打闹做游戏玩角色扮演,一个人的时候,各自都会认认真真看书。
但有一天,有老师提醒我,要严格一些。然后聊起了这几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其中一个孩子父亲已经为他找了第三个母亲,也因此,聊起一些孩子的状况。
即使是流动儿童,很多的学生是父亲(母亲)独自抚养,还有一些是爷爷奶奶抚养,因为父母还在尚未成年的时候,尚不知道责任为何物时,就产下了孩子。
那天,老师给了我一个尤为震惊的数字,学校40%,甚至一半的孩子,家庭都不“完整”。
后来我试图查找相关统计数据,关于儿童抚养情况的统计,在很多时候并不明朗。
2023年4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4月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其中关于儿童家庭抚养情况如下图:
全国儿童有19.6%与父母一方居住,
16.8%不能与父母任何一方居住;
其中3.3%的儿童(2.98亿*3.3%=983.4万)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或者一方死亡,而与父母一方居住。
另外,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1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婚姻登记服务。
2021 年,全国共有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 4372 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069 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 764.3 万对,比上年下降 6.1%。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 个千分点。依法办理离婚手续283.9 万对,比上年下降34.6%,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214.1 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9.8万对。离婚率为 2.0‰,比上年下降1.1 个千分点。
983.4万的数字每年都在增加,成万可能是数十万。
这么庞大的群体,他们成长过程会遭遇什么,这是我们回关心的;
但作为事情的亲历者,一个可以说是正确的典范,作为单亲的父母一方,又需要经历什么?六一儿童节,张弦老师从自身出发,会分享他自己的生命经历。
这份真实和勇气,是有力量的。
在前采中,张老师聊到几点:
一、离异的夫妻双方,以及两个家庭,如何心平气和,让孩子没有负担。
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遇到青春期,作为父亲,张弦与女儿如何相处,如何支持到女儿。
三、孩子长大,上大学,成年后的分离,父亲(母亲)一方的安全感如何确立。张老师说,只有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外延(有能力顾及他人)。
四、在教养或者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陪伴,一切回归一个主轴,就是给与孩子安全感(包括自己安全感的获得),是慢慢的清晰起来的。
六月一日儿童节,让我们一起听张弦老师,以身说法,来聊一聊陪伴和安全感。
身为普通人,张老师,在主流价值体系里,他总说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甚至孩子也只是珍贵的普通人,上普通的大学,但张弦依然为此感到骄傲。我们也相信真实的力量,可以给到同样困境和遭遇的朋友一些启发和力量。
如果您是单亲母亲(父亲),如果您曾跟父母一方长大,如果您曾对此有所观察并且有想说的画,都欢迎来分享;
我们也欢迎所有的朋友一起来聆听大家的故事。
另外,在微澜图书馆工作,即使和孩子没有深入的交流,有时候也能感觉到一些缺口的存在;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做些生什么,来作为一些缺失的替代,来一起铸造儿童的安全感。
就我自己,作为这一期微局的组织者,其实也想从旁观者的角度倡导:
希望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刻板的,对单亲,父母亲子养育的偏见,本身给父母和孩子所带来的压迫和伤害;以及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平等的待人,一起创造一个更友善的社会环境,来间接的给到孩子支持。